3月14日一大早,謝立新開著剛買回來的旋耕機,來到位于天元區雷打石鎮霞石村的雙季稻綜合示范片的水田,伴隨著陣陣轟鳴聲,輪子下面濺起一排排泥水浪花。旋耕機駛過的水田,瞬間變得很平整。
?為穩定和發展糧食生產,促進雙季稻種植,今年,天元區分別在三門鎮創建2個、雷打石鎮創建1個雙季稻綜合示范片。當前,總占地面積797畝的3個示范片,早稻春耕播種正有序鋪開,各種機器在水田里來回“行走”,描繪了一幅人勤春早的“春耕圖”。
今年55歲的謝立新,是雷打石鎮的種糧大戶和雙季稻綜合示范片的承包人,家里旋耕機、收割機等現代化農業設備一應俱全,他都能嫻熟使用。前幾天他又花6萬多元,購置了一臺新的旋耕機。
“這種新式的旋耕機碎土能力強,耕地速度快,省心又高效!”謝立新的喜悅溢于言表,他用力一躍,跳上駕駛室,開啟發動機,機器穩穩地在田間行走。他一邊操作前方的按鈕,一邊不忘回頭看看耕好的田地。
這幾天,謝立新每天開著旋耕機在田里從早忙到晚,“春耕和雙搶是最忙碌的時候,好在如今從耕地到插秧,再到收割,都實現了機械化,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三門鎮的2個雙季稻綜合示范片,分別位于南江村和株木村,其中,南江村300畝,株木村220畝,這些示范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條件好。這3個示范片都采取選用優質高產水稻品種,開展早晚稻集中育秧、機械移栽,采取深翻耕、淹水灌溉、噴施葉面阻隔劑等技術,引導農戶施用石灰、有機肥、種植綠肥等綜合降鎘技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