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是暢通為民服務的核心載體、創新社會治理的基礎平臺,如何建設管理好小區,為居民創造幸福美好的生活環境,無疑考驗著基層治理能力,更考驗著黨的執政能力。小區治則民心順、城市安、社會穩。
近日,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天元區委書記鄔凌云連續深入栗雨、泰山路、嵩山路三個街道多個小區開展“進駐城市小區、踐行群眾路線”活動走訪調研。他強調,今年是全市的“干部能力提升年”,天元區要堅決抓好部署落實,堅持走深走實群眾路線,引導干部“身入”基層、“心到”基層,通過直面群眾、親力親為、摸爬滾打,在小區治理中提升干部的理論思維能力和群眾工作能力,切實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小區治理工作為突破口努力構建一個良好的人居生態。
南塘社區的蘭馨栗園小區,是新建的安置小區,居民以已征地群眾為主,小區管理正面臨從社區“包打包唱”向居民自治模式轉型。鄔凌云與工作隊深入交流工作開展情況,探討安置房小區服務轉型的工作方法,勉勵大家要下笨功夫、花苦功夫,充分團結和調動小區黨支部、自治組織、樓棟長等力量的積極性,認真探索出適合安置小區治理的有效路徑。
泰園社區的榮華居小區,是天元區最早建成的一批小區,配套設施陳舊,無物業管理,流動人口多、老人多、外來租戶多。鄔凌云一路察看、一路走訪,詳細了解工作隊前期推進情況及方法路徑,要求工作隊未來要達成兩個目標,短期目標要實現“全覆蓋”走訪,讓居民群眾認識工作隊、歡迎工作隊、接受工作隊;長期目標是健全“小區黨建+小區治理”體系,推動小區自管自治,提升小區自治能力。
金錦社區的渡口九隊、十隊,是全市社區治理最具挑戰性的城中村,居民自建房屋密集,安全隱患較多,水電保障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便。一進小區,鄔凌云就與小區群眾親切交談,認真傾聽群眾訴求和困難,并指出工作隊不能急于求成,要聚焦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安全隱患、水電氣保障、設施完善等問題,堅持通盤考慮、長遠謀劃、綜合施策,多從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多到群眾中找方法。
橋北社區的聯誼怡沁園小區,是無樓棟長、無志愿者、無熱心居民帶頭人的“零基礎”的小區。鄔凌云逐一詢問了每位工作隊員試點進小區以來的感受感想,并勉勵大家要持續攻堅克難,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方法,加強與居民的熟悉聯絡,讓居民“知道你來、歡迎你留、支持你干、歡送你走”,推動小區管理實現共治共建共享。
3月1日下午,鄔凌云步履不停來到臨江社區的康華小區和云里社區的9-12隊,察看小區環境,傾聽居民心聲,與駐點工作隊召開座談會,交流工作進展、圈點好的做法、探討居民自治路徑。在臨江社區的康華小區,鄔凌云要求工作隊要繼續發揚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的工作作風,解決居民身邊的實際問題,使居民“事有地說、難有人幫、怨有人解”,讓小區充滿溫情,居民感受溫暖;在云里社區的9-12隊,鄔凌云勉勵大家沉住氣、解放思想,深入到群眾中去,加強制度創新和實踐探索,最終才能找到可行之策。
鄔凌云最后強調,小區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更是一件民生工程,急不得,也慢不得。“進駐城市小區、踐行群眾路線”試點工作為小區治理創新了模式、探索了路徑、積累了經驗,更為新區干部提升能力、改進作風提供了“練兵場”和“大舞臺”。接下來,天元區將以“進駐城市小區、踐行群眾路線”活動縱深推進社會基層治理,暢通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區領導王志強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