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端牢端穩手中飯碗。近年來,茶陵縣認真貫徹落實上級要求,采取了強有力的保護措施,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

近日,茶陵縣自然資源行政執法大隊收到上級部門衛星監測通知稱,下東街道黃堂村存在違規挖塘養魚現象,執法人員 迅速趕赴現場核實情況。

茶陵縣自然資源行政執法大隊大隊長周波說,《土地管理法》明令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
去年,茶陵縣共發現56個挖塘養魚養蝦、發展林果業、種植草皮、苗木等違法違規占用耕地“非糧化”的問題,根據上級要求,限期在今年6月10日之前恢復耕地,逾期不改正的,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目前,茶陵縣耕地面積為54.65萬畝,其中的50.01萬畝為基本農田,而全縣總人口達63.5萬,人均耕地不到一畝,耕地保護形勢嚴峻。2020年12月,秩堂鎮工作人員在巡查過程中,發現馬吉村村民顏元生建房時涉嫌違法違規占用耕地0.3畝,便立即下達了責令停建通知書,并且上門進行耕地保護政策宣傳,顏元生一家了解情況后進行了自行拆除。
村民顏元生說,當時他們建房的時候不知道是良田,后面建的時候,說是良田,不能建。
茶陵在每個村都安排了國土協管員進行耕地保護巡查,發現有違法違規占耕地現象立即向上級匯報,并制止其亂占耕地行為。
“我們國土所每周都會到村里進行耕地保護巡查工作,后續我們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嚴格落實村民建房八不準。”高隴國土資源中心所副所長譚金茍說道。
所謂八不準,就是不準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建房,不準強占多占耕地建房,不準買賣流轉耕地違法建房,不準在承包耕地上違法建房,不準巧立名目違法占用耕地建房,不準違反“一戶一宅”規定占用耕地建房,不準非法出售占用耕地修建的房屋,不準違法審批占用耕地建房。
為切實加強對耕地保護的監督,茶陵通過縣、鄉、村、組四級實地巡查以及充分利用衛星遙感監測耕地使用情況,來及時發現并制止違法違規占用耕地現象。2020年以來,拆除違法違規村民建房并恢復耕地19.4畝。
與此同時,縣財政每年都會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歷史遺留和自然災害損毀水田進行復墾,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到目前共計投資663萬元,整改恢復災害損毀耕地1550畝。

2021年,縣自然資源局認定虎踞鎮把集村對門組近70畝水田為自然災害損毀水田,可以立項進行整改復墾。
縣自然資源局耕地保護股股長彭志勇說,把集村自然災害水毀復墾項目是在去年九月份進行立項,由政府撥付專項資金40萬元進行土地復墾,在去年的10月開始動工建設,到12月份完工,并通過了驗收。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復墾項目便全部完工,這一片水田被修整得方方正正,不僅如此,還配套修建了五百余米的灌溉水渠。
“兩畝三畝一丘,水渠修了五百多米(田)都能灌到水,現在老百姓種油菜種了三十多畝,還有三十多畝就種花生,今年種油菜,明年種水稻,老百姓都說改得好,沒有出一分錢”。把集村對門組組長蘭超武說道。
把集村村民鄧功建告訴記者,去年整改的田組里分了他兩畝田,種了兩畝油菜。
耕地是糧食生產之本,是人類賴以生存、生活、生產的基礎和保障,保護耕地就是保護我們的生命線。
茶陵縣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喜春說,全縣強化耕地保護責任、加大違法違規占用耕地打擊力度,及時發現并制止違法違規占用耕地現象,真正做到了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下一步,將繼續壓實耕地保護責任, 進一步加大耕地保護法律法規宣傳,讓耕地保護法律法規深入民心,全縣形成耕地保護濃厚氛圍,切實讓群眾實現從不敢亂占耕地到不愿亂占耕地的思想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