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香港商報》以《湖南新邵:循環經濟新高地 綠色發展新動能》為題,對我縣以雀塘產業園區為平臺,以循環經濟產業為抓手,著力打造特色工業經濟“升級版” 進行了深度報道。
近日,湖南新邵縣雀塘循環經濟產業園區10萬噸再生銅資源化利用項目一期正式投產。據悉,該項目總投資4億元,用地78畝,已建成標準化廠房3萬平方米,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50億元,創造就業崗位300馀個,年稅收達2億元以上。項目二期30萬噸高純銅基礎材料生產基地項目也已正式簽約落戶新邵,總投資超40億元,預計年產值超500億元,年稅收超20億元,引領打造500億級循環經濟產業集群。
近年來,新邵縣堅持把特色工業作為縣域發展的強大引擎,緊扣“五好”園區建設,以雀塘產業園區為平臺,以循環經濟產業為抓手,著力打造特色工業經濟“升級版”。該縣力爭在“十四五”時期,將雀塘循環經濟產業園建成湘西南循環經濟產業高地、全國工業資源利用示范基地、國家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打造成為國家循環經濟產業區域中心。
吞廢吐寶 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引領綠色發展
這種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資源再生”持續多年后,當地政府和老百姓意識到,只看眼前利益行不通,產業清退、轉型、升級才能讓鄉村環境變好、給鄉村經濟持續“造血”。
招商引資 為企業打造優良的營商環境
該縣將招商引資作為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既招大商,也招小商,主攻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沿海發達地區,爭取一批大企業、大集團、大項目到園區簽約落地,同時千方百計引進市場潛力大、成長性好的小項目、好企業,真正做到大小兼重兼顧、內外商共引共扶。同時,該縣還把每月26日定為“企業家接待日”,定期傾聽企業家們提出的關于政策支持、融資、用地、拆遷、獎補落實、手續辦理、園區基礎建設、網絡開通等九個方面的問題,要求相關職能部門列好問題清單,明確責任單位,及時反饋情況,千方百計、真心實意地為企業排憂解難。
去年以來,該縣突出精準招商,縣委副書記、縣長賀朝暉帶隊多次赴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深度對接商會和企業,積極“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秉持“真招商、招真商、快落地”的招商理念,引進更多產業層次高、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綠色循環企業。
據了解,2021年1至12月,該縣實際利用內資85.847億元,同比增長36.94%,完成進度和同比增長均排名全市第一;全縣直接利用外資2744.8萬美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1065.9%,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通過招商引資,該縣雀塘循環經濟產業園入駐企業共35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1家,2021年完成技工貿總收入50億元,同比增長67%;工業總產值35億元,稅收2.83億元。
為營造良好的企業營商環境,該縣全面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湖南省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規定》落地生效,及時調整完善以縣委書記為顧問、縣長為組長的優化經濟發展環境領導小組,建立“一項環境、一名領導、一個班子、一套方案”的工作機制。全縣各級各部門把企業作為推動新邵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源泉,全力推動企業發展。以最優的服務、最好的政策、最高的效率,為企業做好服務,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