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陳勇
3月18日上午,2021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在京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揭曉,出土“中華第一長文觚”的湖北云夢縣鄭家湖戰國秦漢墓地入選。
云夢曾出土震驚世界的秦代竹簡、有史可查的中國第一封家書和被譽為“華夏第一樓”的東漢陶樓,蜚聲中外。
睡虎地秦簡曾轟動世界
2021年12月25日晚7時,持續兩個多月的《國家寶藏·展演季》在央視綜藝頻道迎來收官。30家博物館館長齊聚一堂,揭開由國家文物局指導的《國家寶藏》文物特展的面紗。湖北省博物館館藏云夢睡虎地秦簡,登上《國家寶藏》文物特展寶座。國寶守護人撒貝寧變身秦朝基層法官“喜”,為大家上演了一出“秦朝版《今日說法》”,用獨特的方式科普了一次秦朝法律。
1975年12月26日,云夢縣睡虎地出土了1155枚秦代竹簡,長度在25厘米左右,是我國首次發現的秦代竹簡,包括我國迄今發現最早最完整的法典《秦律十八種》,對研究秦代社會具有重要價值。被列為“20世紀中國百項重大考古發現”和“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大考古發現”。
云夢睡虎地秦簡中,包括大量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前后的法律文獻,是首次系統發現的秦律。秦律涉及農業生產、市場交易、徭役征發、官吏職掌、少數民族關系等各個方面,從中可以看出秦法已經達到了十分細密、詳備的程度。秦律對漢代以及其后的中國傳統法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有專家分析,竹簡在睡虎地可以千年不腐,原因主要是得益于水的保護,竹簡常年被水浸泡與氧氣隔絕,在地下水中浸泡了兩千二百多年。
睡虎地秦簡的主人喜是一個生活在秦始皇時期的基層官吏。秦代的真實樣貌已經在歷史長河中,變成了迷。而睡虎地秦簡,第一次為我們撥開了歷史的迷霧,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秦。
“第一長文觚”再驚天下
2021年11月16日,云夢再現驚世簡牘類文物。當日,湖北云夢鄭家湖墓地聯合考古隊正式對外披露,該墓地發掘出土一枚戰國晚期木觚,觚上以秦隸書寫約700字。專家認為,該觚年代最早,觚文篇幅也最長,是目前所見中華“第一長文觚”,對進一步研究當時社會、歷史與思想具有重要價值。
鄭家湖墓地位于湖北省云夢縣城關鎮,分布于楚王城城址的東南郊,西距龍崗墓地約1000米、睡虎地墓地約3000米。2020年5月以來,為配合云夢縣市政建設,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云夢縣博物館聯合對鄭家湖墓地開展考古發掘,共清理100余座戰國秦漢時期墓葬,出土珍貴文物800余件(套)。
其中最重要的發現,是編號為274號墓葬出土的一枚木觚。這枚木觚由一截圓木縱向中剖而成,長34厘米、寬3.5厘米。半圓形木面修削成七個棱面,每個棱面寬約0.5至0.6厘米,均書寫文字;平整剖面亦分七行,其中六行書寫文字,一行留白。全文約700字。
據專家考證,觚文記載了謀士筡游說秦王寢兵立義的故事。事件發生在戰國后期,當時秦國勢頭強勁,東方五國結盟抗秦,取得暫時勝利,謀求與秦休戰,故派謀士筡前往秦國游說秦王。筡引經據典,又以自己所見所聞,勸說秦王止兵,使民安居樂業。最后,筡細述秦國地廣、兵強、人眾、物豐,暗喻秦王應當“知足”停戰。
專家介紹,觚文大多數清晰,字體是秦隸,個別文字篆書意味較濃,是研究秦隸的寶貴資料。該觚是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中華第一長文觚”,其形制罕見,內涵豐富,涉及考古學、古文字學、古文獻學、古代史等諸多領域,學術價值重大。其中所載的“魏越宿胥之野之戰”等事件為首見,為探究春秋戰國之際的重要史事提供了新材料。
據了解,2021年發掘的鄭家湖墓地C區出土各類文物800余件(套),其中,漆木器達400多件(套),主要有耳杯、奩、盒、盂、扁壺、樽、卮、璧、俑等,人物畫扁壺、虎頭枕、雙口壺、耳杯盒等堪稱珍品。
楚國別都造就文物大縣
云夢得名于古云夢澤,歷史悠久,曾經是楚國的別都、秦朝的禁苑,這也就使得云夢擁有豐富的文物資源,出土了大量的稀世文物,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震驚世界的睡虎地秦代竹簡,最早的木牘家信、六博棋、被譽為“華夏第一樓”的東漢陶樓、精美絕倫的戰國磨光彩陶、秦漢漆木器等都出自云夢,為云夢澤增添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2021年11月,“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遴選推介活動在漢啟動。經過考古學界專家專業評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正式出爐,孝感8處入選,其中云夢5處入選。包括云夢楚王城遺址、云夢睡虎地秦墓、云夢大墳頭墓地、云夢龍崗墓地、云夢楚云匯工地上鄭家湖墓地。
云夢出土的文物,大多藏于云夢祥山博物館。
云夢祥山博物館坐落于云夢城東新區,博物館占地面積35畝,建筑面積18000平方米,是目前湖北省建設標準最高、規模最大的縣級博物館、國家3A級旅游景區。博物館仿古代宮殿建筑樣式,氣勢恢弘,古樸沉雄,蔚為壯觀;二樓外墻四幅大型銅版浮雕壁畫,凝煉了云夢數千年的人文歷史,堪稱巨制。
祥山博物館典藏宏富、精品薈萃。現有館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8件,二、三級文物220多件(套)。如震驚世界的秦代竹簡、世界上最早的木牘家信、六博棋、被譽為“華夏第一樓”的東漢陶樓、精美絕倫的戰國磨光彩陶、秦漢漆木器,稀世珍寶斗獸紋銅鏡、關內侯金印等,精品文物數不勝數。
2021年底,云夢縣舉辦《探尋夢澤古今》——楚云匯項目現場重大文物考古遺址全民觀摩活動,對考古發掘地的原址原貌進行創新展示,弘揚云夢楚王城歷史文明,讓老百姓切身感知楚文化千年脈絡,提高全民文物保護意識和文化鑒賞水平。
活動現場設置了宣傳展板20多張,詳細展示了近兩年該地考古發現。2020年至今,300余座戰國跨越秦國至楚漢的墓葬在這里被發現,大批珍貴的漆木器、木板畫、器皿出土面世,其中數十件文物達到國家一級文物水平。
鄭家湖墓地出土的“第一長文觚”和門板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