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夏中華、胡祎、通訊員何旭峰、郝弘亮)轟!3月19日15時4分,鄂州花湖機場西跑道,一架總長55米的波音757-200全貨機一飛沖天,正式開啟通航前的試飛工作。
試飛是飛行程序批復和相關行業驗收的重要前置條件,主要為驗證機場飛行程序、運行最低標準、機場使用細則。試飛過程中,將檢驗機場通信、導航監視及氣象等空管設施,以及檢驗機場跑道、滑行道,檢查滑行路線和停機坪等相關情況,對機場開航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此次試飛,湖北國際物流機場有限公司作了充分準備。3月14日至16日,鄂州花湖機場先后完成場道工程、助航燈光工程及空管工藝工程的竣工驗收工作,為試飛打了堅實基礎。
試飛可以說是一場“大考試”,而飛機和機組就是“考官”。據介紹,本次試飛在6小時內起降4次,且運用全貨機,這在全國新建民用機場試飛工作中還是首次。
據介紹,相較于去年12月份校飛使用的校驗飛機,本次試飛使用的貨運飛機能完全模擬花湖機場通航后飛機飛行情況及機場設備運行情況,只有常規的接收設備,沒有專門的測試設備,因此更能檢驗機場正式投運后的設備安全、飛程程序、地形條件、周邊空域以及飛機性能等,是花湖機場飛行程序批復和相關行業驗收的重要前置條件。
湖北國際物流機場有限公司航務管理部高級主管劉廣介紹,試飛前,航務管理部的工作就是同試飛航空公司與各駐場單位進行充分的對接溝通,提前謀劃敲定試飛保障具體事宜,“怎么飛、怎么落地、怎么滑行、停在哪里等等,每一個細節都有講究,馬虎不得。”
試飛只是一個重要節點,距離開航其實還有一段路要走。試飛完成后,工作重心將轉入飛行程序報批和各項資料上報。“就像打仗,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攻,直至機場全面具備開航條件。”劉廣說,目前公司內部正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全力沖刺6月底機場開航。
作為亞洲第一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鄂州花湖機場一“出手”就是高標準,有2.3萬平方米的航空貨站,67.8萬平方米的分揀中心;124個機位;2條3600米長、45米寬跑道,預計2030年,年旅客吞吐量15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30萬噸。
花湖機場6月底開航后, 將與武漢天河機場構成湖北航空“客貨雙樞紐”格局。“十四五”期間,花湖機場計劃啟動10條國際航線和50條左右的國內航線。屆時,機場白天將主要滿足客運需求,夜間將主打貨運航空。夜間11時至次日凌晨6時,飛機群起群落,預計2025年高峰小時起降架次可達41架次,一夜達全國,隔日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