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三春通訊員 王璇
【項目名片】
名稱:盛隆電氣智能制造產業基地
簡介:項目位于鄂州市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總投資13億元,主要生產智能型高低壓成套開關、智能型變壓器、智能型斷路器以及數字多功能儀表等產品,旨在打造盛隆智能用電全產業鏈產品全球供應中心。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柯皓 攝
能源電力被稱作工業的“血液”,猶如空氣和水對人不可或缺。
讓“血脈”更暢通,運轉更安全、高效和智能,是電氣行業孜孜以求的目標。總部在鄂企業盛隆電氣聚焦主業40余年,如今市場份額已穩居國內外智能用電領域前列。
“十四五”開局之年,盛隆電氣智能制造產業基地在鄂州開建,著力延伸企業智能用電領域產品產業鏈。作為省級重點工程,基地沖刺今年全面建成投產。
生產區沖刺4月投產
盛隆電氣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項目,毗鄰武鄂高速葛店互通路口。
“因為防疫要求,我們吃住都在工地,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基地建設工程項目部負責人汪紹兵介紹,產業基地一號廠房主體結構剛剛完成驗收。
產業基地內“橫臥”的兩棟巨型廠房,房頂密布著太陽能板,極具現代感。綜合場地內透水達到45%以上,設置中水回用系統和屋頂太陽能發電板,爭創綠色建筑三星級標準……汪紹兵介紹,基地光伏發電總容量設計為3.3兆瓦,在滿足生產需要的基礎上,自發自用,余電上網。
基地于2021年11月5日開工。當前行政科研及生活區、生產區“左右開弓”,同步快馬加鞭建設之中。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柯皓 攝
生產區的兩棟巨型廠房是重中之重。如今,長170米、建筑面積1.3萬平米的一號廠房已經封頂,正在鋪設彩鋼板、保溫棉。廠房內,曲臂車高舉,工人正忙著噴涂防火涂料。并排的2號廠房場地上“鋼筋鐵骨”林立,主體框架基本成型。廠房東北角,汽車起重機正在吊裝最后幾根6米長的鋼制檁條。基地另一邊,科研樓、行政樓、宿舍樓已同步開建,打樁機正在“突、突、突”打工程樁。
“2月份的連續陰雨天將建設進度拖慢了兩個多星期。”汪紹兵說,項目部增資50多萬元鋪設地面行車鋼板,增加作業設備、延長作業時間,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搶回損失時間,總算松了一口氣。
“等不起、慢不得,全力沖刺生產區4月底建成投用,基地在8月份全面建成。”汪紹兵說。
首季訂單增長超三成
汪紹兵介紹,新建鄂州基地旨在打造盛隆智能用電全產業鏈產品全球供應中心,將采用盛隆電氣自研的iDrip物聯網智慧系統等。基地所有運行數據,包括光伏發電量,工廠的生產數據、能耗數據等,會實時上傳至總部監控平臺,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
工廠將生產更加智能的用電產品。項目建設起步即沖刺,背后是張張訂單來帶的動力和壓力。“去年智能產品銷售額只有6億元左右,相比集團整體業績比重很小。今年截至目前,訂單量已經突破13億元。”盛隆電氣電聯部總經理宋華兵介紹。
目前,盛隆電氣在國內智能用電市場的占有率穩居第一,產品還銷往海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盛隆電氣2021年訂單額同比增長近五成,今年一季度訂單增長超三成。發展并未止步,該公司目前布局上下游智能產品品類超過15種。
“智能電線、電纜等都能自我‘體檢’,在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會及時主動預警。”宋華兵介紹,公司產品還包含智能型高低壓成套開關、變壓器、充電樁、直流屏、斷路器、全絕緣型環網柜和智能電纜等。
在光谷核心區,盛隆電氣現有的4萬平米智慧工廠幾乎滿負荷運行。宋華兵說,鄂州新基地扎根鄂東,采購大冶有色的銅材、鄂鋼的鋼材等原材料更方便;產品出廠就能上高速,距離陽邏港、花湖機場也不遠。鄂州新基地全面建成投用后,能極大地釋放新產品產能,預計可年產各類電氣智能設備10000臺套,實現年產值13億元,年繳稅5000萬元,創造就業崗位3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