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麗瓊 通訊員 馬小雪 李艷 實習生 王紫微
對高端輪轂軸承產線智能化升級后,產品研制周期、運營成本、不良率大幅降低,生產效率、能源利用率顯著提升。3月19日上午,全省裝備制造產業技改示范經驗交流會在襄陽舉行,湖北新火炬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改成果引起同行們關注。當天,數十家裝備制造企業在襄陽交流技改經驗。
裝備制造業是湖北優勢產業,高端裝備產業是“51020”現代產業集群中的五千億級優勢產業之一,為萬億級支柱產業的提供配套與支撐。2021年,我省裝備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35%,占全省技改投資總量近四成。一大批“工業心臟”裝上了“智慧大腦”,全省裝備制造業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2萬億元,增長 17.17%。
老牌企業技改活力足
在襄陽美利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EP6單聯自動生產線上,雙臂機器人“雙手并用”,邊上料邊加工。工廠負責人介紹,這是一條汽車關鍵零部件壓鑄產線,通過技改效率提升50%,人工減少80%,月產能達20萬件。
近年來,美利信不斷品嘗到技改的“甘甜”。每年,該企業在技術研發方面投入3000多萬元,在數字化車間、生產線建設的設備投入5000多萬元,產品研發周期縮短10%,生產效率提升15%,成本降低10%,人工減少20%。
在金鷹重工,一輛給鐵路軌道做“CT檢測”的綜合巡檢車引起大家好奇。車上不但有辦公室、休息室、臥室,還有一間可坐十余人的會議室。這臺由該企業自主研發的巡檢車實現了“工人可休息,檢測不停步”,大大改善了“軌道醫生”的工作條件。據介紹,作為一家成立64年的老牌企業,金鷹重工在技術改造和研發創新上仍“活力十足”。世界首臺適應5100米海拔高原重型軌道車、全球領先的恒張力放線車、GCC-50型鋼軌激光淬火車等均由企業自主研發,不僅實現進口替代,而且出口到歐美、中東、東南亞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
對于技改提能,同樣有著60多年歷史的三環鍛造感觸頗深。該公司先后投入技改資金9.3億元,打造的汽車復雜鍛件全流程智能化制造模式,生產效率提升36.4%,能源利用率提高46.3%,營收年均復合增長率20%。
給“工業心”裝“智慧心”
裝備制造業是工業的核心部分,承擔著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工作母機、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重任,是工業的心臟和國民經濟的生命線。
裝備制造業在我省工業經濟中規模最大、占比最高。2021年,全省裝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省工業比重37%。
省經信廳介紹,去年全省技改投資近四成投給了裝備制造,就是要賦予“大塊頭以大智慧”。我省裝備行業技改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裝備產業的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技改推動行業持續快速增長,對全省工業經濟形成強有力的支撐。2021年,全省裝備制造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6%,高于全省工業1.8個百分點,全省裝備制造業利潤總額增長37.7%,高于全省工業10.7個百分點。
省經信廳介紹,今年將通過四個“抓手”繼續推進裝備制造業的技改:抓項目建設。爭取更多裝備產業重點項目在我省布局,打造更多標桿項目和示范工廠;抓技術創新,發揮好重點實驗室、重要創新平臺作用,支持企業在高端裝備、工業機器人等方面取得創新突破;抓企業培育,圍繞重點方向加強聯合招商、精準招商,加強“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促進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抓應用推廣,組織好國家級、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培育和推介,促進創新成果產業化示范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