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首席記者 曹磊
通訊員 周小平
視頻剪輯 曹磊
一聲驚雷,幾絲細雨,春分時節的茶樹冒出千萬新芽,鮮嫩醇正。不過,這一片片武漢本地出產的新茶已較往年同期推遲半個月入市,因為蓄積更多養分而香味漸漸濃。
專家稱,武漢茶產在開春時由于遭受一波低溫雨雪來襲,加上近期陰雨綿綿,使得漢產春茶開采期推遲了大約半個月,后期則需加強管理提升產量,讓茶友喝到更多本地春茶。
第一波本地新茶較往年推遲了近半個月采摘
3月18日,武漢市黃陂區的木蘭山下,一座本地茶園里的幾十名當地工人師傅們正在忙碌地進行茶葉處理。經過采摘、分揀、晾曬、殺青、炒制等多道工序后,這個春天的第一杯新茶就會上市。
極目新聞記者在山間看到,整座茶園里的一排排茶樹已經披上了新綠,1500畝春茶已全部步入采摘期,采摘茶葉的農戶們穿梭其中,一片生機盎然。
“今年開春時的連續陰雨低溫氣候對茶樹的生長多少會有些影響,最明顯的就是推遲了開采期。”茶園負責人王滿青介紹,往年的春天里,3月中下旬時已經能夠采收上千斤新茶,但今年到現在也只有大約三、四百斤:“至少比往年推遲了十天半個月吧,主要原因還是開春時連續陰雨的低溫氣候影響了成熟速度。”
養分蓄積時間更長讓新茶香味正濃
盡管新茶采收的時間推遲了半個月,但這樣的情況對于茶農來說也有一個利好。“現在采摘的原葉和加工出來的茶品的品質會更高。”王滿清說,前期連續陰雨低溫影響會影響茶葉的成熟速度,但卻對茶樹的生長更有利,特別是讓營養成分的積累更充分,最終表現在當下采摘加工的茶品色、香、味正濃郁。
上市期推遲,品質變得更好,價格也就不會便宜。周末時,王滿清的茶園里陸續有市民前來體驗茶葉采摘和加工,最后帶走春天的第一波新茶。“炒好的新茶基本上是一出鍋就賣完了。”王滿清說,春天是一年里新茶價格最高的時候,但最近幾年很多茶廠和茶商主攻大眾消費市場,一斤品質較高的新茶價格大約在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明前茶價格高上市期短
對于春茶相對較高的價格水平,武漢現代農業教育中心林果專家介紹,目前采收春茶依然是靠季節性較強的手工活,一般只有一個月左右,集中在清明前后,拉高了春茶價位。
對此,王滿清也稱,春茶價格較高的關鍵原因是人工費逐年漲高。普通茶葉可以用機器采收,而春茶采摘只能用人工。一般來說,快手較嫻熟的一天可采收近10斤,按20元一斤算,收入高的一天可拿到200元。采摘高峰人工費每天開出近2萬元。
林果專家表示,武漢現有茶葉種植面積12萬畝左右,年產量2500噸左右。后期隨著武漢地區氣溫逐漸升高,茶葉產能加大。同時,外地春茶相聚江城,春茶價格會很快回落。
(鏈接)“倒春寒”如何保護春茶?
春季新茶因為“倒春寒”而推遲上市期,那么在當下的陰冷天氣下,茶農該如何應對以保證春茶的生長和采摘?
武漢現代農業教育中心林果專家提醒,針對目前天氣情況,廣大茶業經營者應根據園茶情況做好相應的防御措施,及時加強茶園管理,盡快恢復產能。
一是整枝修剪,根據茶樹受凍程度,采取輕修剪、深修剪或重修剪,剪除全部受凍枝葉;二是土壤管理,及時中耕除草,注意開溝排水,改善土壤透氣狀;三是增施肥料,追施速效氮肥,并適當配施磷鉀肥,還可噴施葉面肥以促進萌芽和增強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