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興山縣水月寺鎮龍頭坪村返鄉農民工胡發先乘坐村勞務公司的專車,來到水月寺工業園上班,建設綠色礦山。
位于龍頭坪村的水月寺工業園是興山縣石材產業的主戰場,因新冠疫情影響,工業園的企業用工短缺,龍頭坪村黨支部決定成立村級勞務公司,將村里的返鄉農民工組織起來,集中培訓,分批輸送到水月寺工業園和鎮內其他企業,緩解企業用工難題。胡發先和村里的20多個村民經過培訓,被分配到工業園內的金悅石材、新成石墨礦山植綠復綠工地上班。胡發先高興地說:“在家門口上班,既照顧了家人,每月還有4000多元收入,真劃算。”
隨著鄭萬高鐵將于6月1日全線通車,興山縣的交通環境顯著改善,許多市場主體提前到興山布局,境內企業用工需求量日益增大。為此,興山縣出臺政策,引導有專業特長的返鄉農民工通過技術培訓,到縣內各個企業就業,滿足企業用工需求。
為了支持縣屬企業興發集團發展,水月寺、榛子、黃糧、古夫等4個鄉鎮7個村與集團的礦山企業開展村企共建,培訓了500多名返鄉農民工到礦山務工。水月寺鎮樹空坪村200多名有駕駛技術的青壯勞動力采取自購和承包車輛的方式,到興發集團的礦山、選礦廠轉礦運礦,每人年純收入5萬元以上。興發集團還與昭君鎮昭君村簽訂勞務外包合同,村里安排40多個勞動力常年在白沙河化工廠從事裝卸貨物、廠區保潔等工作。該縣人社局舉辦了14場次春風行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現場招聘548名返鄉農民工,輸送到60家縣內外企業。興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聯合峽口鎮,為平邑口工業園23家企業累計輸送勞務用工近千人。
3月21日,水月寺鎮高家坪村的25個村民在宜昌潤德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藥材基地進行田間管理。“感謝村里幫助解決了藥材基地用工難題,公司發展壯大更有信心了。”宜昌潤德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思峰高興地說。為確保鄉村振興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各村實行市場主體“點單”,村黨支部“接單”,點對點為全縣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輸送勞動力3200多人,助力全縣農業特色產業基地建設。
據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今年到目前為止,全縣已有5700多名返鄉農民工回鄉就業。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劉勝 通訊員蔡明亭 杜哲焱 毛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