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網“領導留言板”3月18日消息,針對網友“再次反對長春動植物園搬遷項目,建議立刻叫停”的留言,長春市市長公開電話辦公室進行回復,表示將進一步展開專家論證,絕不漠視公眾參與決策的權利。
該網民根據相關條例,具體從多方面提出了意見,既援引法規條例,又梳理其歷史與文學價值,還參考了國內外相關經驗,言辭懇切,邏輯嚴謹,心平氣和、有理有據地把意見和建議向政府部門提出來。長春市政府核實情況后及時回復網友,介紹該項目源起、進度及下一步規劃,表示將尊重公眾參與決策的權利,并感謝該網友的關心關注。
市民關注政府決策,用合理的方式向政府部門提出客觀公正的意見與建議;政府不拖沓、不回避,將市民的聲音聽進耳朵、放在心上。市民與政府“有商有量”,力往一處使,不僅有益于把城市建設得合乎實情、不失溫度,更有利于在當地民眾與政府之間形成良性互動的氛圍,從而共同找出城市建設的每一個“最優解”。
政府更善于在科學設計的基礎上,高屋建瓴地為全體人民決策“取舍”,追求城市發展的利益最大化與最佳續航性;而公眾身處其中,對城市的運作具有切實的感受與體會,更知道大家伙需要什么樣的城市,想過哪一種生活,因此往往會有關于“保留”的特殊要求。“取舍”講求科學,“保留”關乎溫度,城市建設缺一不可。要想把一個城市經營得向善向好,就既要用長遠的目光、專業的理論去開展系統化的設計,又要用實際的經驗、真誠的民意去驗證設計的可行性,唯有如此,市民才能對城市的前進有希望、有信心,對自己的生活有安全感、有幸福感,城市才能發育得穩健而溫暖,才能留得住寶貴的民心和鄉愁。
市民的反對或意見,歸根結底是市民對城市的關注,反映的是城市生活需要得到切實解決的問題。一個動植物園扮演著有關文化科教、休閑娛樂的重要角色,也承載著幾代市民共同的城市記憶,它的存與搬,自然會被市民格外關心。對于政府來說,民意是科學決策的信息資源庫,是為民服務的最佳抓手,城市建設自當將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公眾也應樹立起市民意識,不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需多多關心城市的發展與規劃,在充分思考的基礎上爭取為城市的進步建言獻策,成為一個能助力城市優化更新的現代市民。
恰如長春市政府的回應所言,政府必須尊重公眾參與決策的權利,公開透明地對涉及廣大群眾切身利益的方案進行公示并征求建議,真正地踐行“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宗旨。在對城市進行改造、建設時,政府規劃與公眾意見本就是相輔相成、互為支撐的。
政府與人民有商有量,共同努力,一起為城市的發展想辦法、拿主意,讓城市盡可能地與現代化標準接軌,同時充分地保留自己的味道和特色,當兩者間的天平達到了最大程度的平衡,城市發展才能穩穩當當、紅紅火火。
稿源:荊楚網
作者:王瑞琳(重慶大學)
責編:丁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