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子軼 通訊員 董法文 郭姍姍
“請未報送蔬菜價格信息的企業盡快報送。”“請問你們蔬菜價格環比浮動的詳細原因是什么?請詳細填表。”“省局擬定下周召開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行政指導會,請大家做好準備。”
收到企業一一發來“已落實”“已回復”的消息,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處的工作人員劉杰望著手機屏幕上的“企業聯系群”舒了一口氣。
去年以來,國內疫情時有反彈。此時,穩住每一份菜價,就是穩住了民生領域的“第一道關”。番茄、黃瓜等蔬菜價格有沒有因疫情原因上漲?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是否短缺,有沒有企業以為“奇貨可居”,趁機漫天要價?圍繞消費者最關心關切的問題,做好疫情防控和保供穩價工作,這個“群聊”2021年8月5日“上線”,由省市場監管局攜手沃爾瑪、盒馬鮮生等省內大型商超及部分醫藥流通企業建立,市場監管部門隨時掌握全省主要供應渠道的蔬菜、防疫物資價格,及時監管。
在一份《武漢市部分蔬菜價格采集表》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疫情及重大節假日期間,收集著包括胡蘿卜、大白菜、西紅柿、土豆等重要蔬菜上周四、本周四每斤的價格、相比上周的漲跌幅度等,若出現較大漲幅,相關企業需說明漲價原因。
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稱,該局創立的大型商超、醫藥流通企業價格采集機制,每周都會匯總分析價格督察檢查情況,緊盯少數藥店在售賣防疫物資中存在明碼標價不規范、虛假折扣促銷等價格違法行為和少數生鮮門店、集貿市場肉、蛋價格波動較大等問題。一旦出現企業晚報數據等現象,省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還將與企業及時溝通。
線上“眼觀六路”收集價格信息,線下“踐行腳力”開展巡查和監管行動。去年,全省各地市場監管局聚焦肉、蛋、魚等重點品種,小藥店、生鮮小門店、城鄉接合部集貿市場等重點區域,電商平臺、社區,特別是封控小區團購平臺等重點環節,加大巡查力度和監管頻次,依法從嚴打擊各類價格違法行為,并及時予以公開曝光。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16076人次,檢查農貿市場、商超、水果市場(店)、個體經營戶等各類市場經營主體25563家次,檢查藥店2027家,在商超、農貿市場等經營場地發放《市場價格行為監督警示書》2.2萬余份,與經營者簽訂疫情防控和保供穩價承諾書138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