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康旭陽
通訊員 潘慶芳 朱玉琳
最近,荊山山脈環繞的湖北省保康縣野櫻綻放,草莓飄香。從縣城通往城關鎮劉家坪村的兩車道朱(家廠)分(路碑)瀝青路上,公交車、私家車絡繹不絕,沿途陳家河、劉家坪交通驛站里也停了不少車輛。
劉家坪村熱鬧非凡,不時有游客走進智慧農業大棚,體驗采摘、品嘗草莓的樂趣。
在草莓大棚務工的劉家坪村三組村民楊孝英說:“59歲出去打工也不行,真沒想到路好了,在家門口做事一年有3萬多塊錢,這樣的幸福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農家樂老板、村民王智翠高興地從劉家坪村物流配送綜合服務點負責人王旭手中接過快遞,她說:“家門口收快遞很方便,開農家樂比我在外打工賺的錢多,還照顧了老人小孩,一年毛收入有7、8萬元。”
保康縣交通物流發展局局長史華說,王旭原在縣城里做生意,看到23公里的朱分路擴建、且交通驛站建在老家,決定回家創業,正好物流局在布局鎮村物流服務站點,王旭既當商超老板,又負責村里電商平臺運營,幫助農戶銷售農副產品,還免費幫村民收寄快遞。
“路修好了,村里不僅通了公交,還開通了物流快遞專線車,免費為村民收寄快遞和銷售村里農副產品,增加了商超人氣和收入。”王旭邊給游客賣劉家坪手工鍋巴邊說:“很多游客來坐船、看風景、唱歌拍照,帶動農家樂發展,自己也有一份穩定收入。”
做鍋巴的王群信說,得益于公路交通和鄉村旅游發展,游客越來越多,鍋巴生意越做越好,網上銷售也不錯,去年收入20多萬元。
交通便民,產業富民。村里引進市場主體,賦予鄉村造血功能,帶動村民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不斷增強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動力,逐步形成集吃、住、玩、購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經營模式,吸引更多游客前來體驗鄉村美景,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出門有好路、進城有公交,產業發展起來了、鄉村游火起來了、村民富起來了,去年村民人均純收入突破2萬元,村集體收入20多萬元,村民獲得感、幸福感逐年攀升,依托便利交通,劉家坪村成了全省首批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這真是路暢劉家坪,敲開幸福門。”劉家坪村黨支部書記王智文滿臉笑容。
鄉村振興,交通先行。保康縣交通運輸局局長楊秋波說:“2021年提檔升級的朱分路,是我縣‘四好農村路’服務鄉村振興的一個實例,方便村民安全出行,降低出行成本,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交通人一直在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