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文旅局局長邊疆(右)做客湖北日報傳媒集團5G演播室
掃碼看詳情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高家龍 謝姣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李輝
這里有仙山。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被譽為“更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
這里有秀水。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讓沿線20多個城市6000萬人喝上甘甜的漢江水。
這里是車城。東風商用車生產基地位列“中國第一、世界前三”,這里不僅是“中國卡車之都”,也是中國軍車第一品牌——東風猛士的產地。
這里是湖北十堰。去年,十堰市旅游接待總人數將近1億人次,旅游總收入接近1000億,成為眾多游客向往的地方。
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湖北日報傳媒集團主辦,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承辦的“極目楚天 暢游湖北”市州文旅局長訪談正式啟動。近日,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邊疆做客湖北日報傳媒集團5G演播室,暢談“仙山秀水,最美車城”的獨特魅力。
三張名片享譽世界
A級景區數量全省第一
提到十堰,就會聯想到三個字:山、水、車,這成為當地三張響亮的名片。山和水是十堰源遠流長的自然情懷,而車是十堰現代工業的產物。
邊疆介紹,十堰位于秦巴山區,漢水谷地。秦嶺號稱國脈,雄渾巍峨,巴山秀麗多姿,中間綿延的是漢水,十堰就這樣被好山好水環抱。
“山是十堰的骨,水是十堰的血,十堰以山為朋,以水為友。”邊疆說,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當地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目前十堰市有國家A級景區90家,數量居全省第一位。
東風汽車最早扎根十堰,目前,十堰是世界三大重型卡車基地之一,卡車產量居世界第三位、中國第一位,被稱為“中國卡車之都”。東風卡車帶來的經濟產值,占據了十堰的半壁江山。
邊疆說,十堰不單有好的生態,有現代汽車文明,更有遠古的文化。例如,1989年,“鄖縣人”頭骨化石在漢江河谷的鄖縣被發現,經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賈蘭坡等10多位專家、學者鑒定,這是距今100萬年的“南方古猿”。
同時,十堰還有恐龍蛋化石群。龍蛋共生于一體,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在全世界絕無僅有。
旅游人數近億人次
去年貢獻產值上千億元
“2021年,我們的旅游總人數將近1個億,旅游收入將近1000億元。”邊疆介紹,旅游產業是十堰第二大支柱產業,也作為十堰“一主三大五新”產業的重要支撐。
為何十堰的文旅產業發展態勢這么好?邊疆認為,這主要是得益于當地實施的一系列舉措。
十堰旅游資源豐富,有山有水,風景優美,空氣清新,特別適合康養。最近幾年,十堰市文旅部門加大了旅游資源開發建設、推廣服務的力度。去年,當地制定了許多標準,從公共服務設施到知名度,逐一考核,大幅度提升了景區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以往一些人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錯誤認識,導致一些不錯的旅游資源養在深閨人未識。邊疆說,近年來他們通過大力宣傳推介,使得一大批景區走出十堰,走向全省和全國,得到了游客的認可,同時也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提升了十堰的城市知名度。
十堰丹江口水庫為了讓北方人民喝上干凈的水,搬遷了300多個工廠,關閉了一大批污染企業,庫區移民將近60萬人。
丹江口水庫本身就是一個景點,水域面積1200平方公里,水面清潔碧綠,四周綠樹成蔭,400多公里的環庫公路,既適合旅游,也適合體育運動和康養。邊疆說,北方人民知道這股清水的來之不易,飲水思源,組團到十堰旅游,學生也來十堰游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把一些項目落地到十堰,并且在媒體上免費為十堰做宣傳,北京很多旅行社還組織旅游團、研學游來十堰觀光,以實際行動幫助十堰發展。
三大獨特優勢加持
文旅康養產業前景好
十堰是我國第一批優秀旅游城市,發展旅游有著獨特的優勢和稟賦。邊疆認為,至少有三大獨特優勢。
首先是區位優勢。十堰自古就有“南跨荊襄、北枕商洛、東撫南陽、西掖漢中”之譽,和“南船北馬、川陜咽喉、四省通衢”之稱。十堰北面是秦嶺,南面巴山,再往北20公里就到了河南,再往西30公里就到了陜西,這樣的位置能吸引周邊大量游客。
第二個是資源優勢。十堰有山有水,植被多,森林覆蓋率達到了74%,全市有34個國有林場,林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約一半,生態非常好。十堰全年空氣優良率,在全國名列前茅。當地還發展了很多民宿,高端優質民宿有20多家。
第三個獨特優勢,是十堰的交通便捷。十堰有飛機有高鐵,高鐵到武漢只要一個多小時,到北京也只要四個多小時,交通十分便利。
“我們十堰特別適合康養,冬日無嚴寒,夏日無酷暑,四季無大風,氣候不冷不熱,不濕不干,不高不低。”邊疆介紹,當地有30多個康養基地,可以同時接待2000多名游客長期居住。
【訪談花絮】
文旅局長為美食特產代言
全國70%的
綠松石產自十堰
三合湯、瓦罐魚、五香豆腐干……十堰的美食同樣令人神往。訪談中,邊疆特別推薦了鄖縣的一種面食——酸漿面。它是用有機蔬菜,經過簡單發酵,再加上手搟面做出來的一種面食,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另外一種美食——十堰竹溪蒸盆,以獨特的烹調方式,將大山里原生態的黑豬肉,山里跑的土雞,還有山筍、高山土豆、胡蘿卜,加上河里的野生小魚以及蛋餃集于一盆,通過六個小時蒸煮,使它們在色香味上達到高度融合,數百年來經久不衰,是當地民間美食文化的創新。
十堰的櫻桃名揚天下,眼下正是櫻桃花開的季節,美不勝收。邊疆介紹,再過一個月,十堰的櫻桃就要上市了。十堰目前種植了12萬畝櫻桃,既有極高的觀賞價值,也讓老百姓獲得經濟收益。
訪談中,邊疆還變身推銷員,為十堰的特產以及文創產品打call。
“綠松石是‘寶玉中的皇冠’,全國70%的綠松石產自十堰,其在十堰分布廣,儲量大,品質高”。他說。
十堰的黃酒也非常有名。邊疆介紹,好水、好糧、好氣候,再加上好工藝,才能釀出絕佳的黃酒。
“我們十堰竹溪產的VOSS礦泉水,品質很好,受消費者歡迎。”邊疆自豪地說,這種礦泉水取自竹溪縣丹霞山半山天然自涌泉,水源地處神農架西麓,含人體所需礦物質,屬于高鍶、低鈉、弱堿性天然礦泉水。
十堰房縣的香菇和木耳,可謂是原生態、無公害的有機食品,小花菇還上過中央電視臺《舌尖上的中國》。
在孫思邈、李時珍的藥方里面,黃精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十堰武當山的黃精,很多都是野生的,其藥用價值遠遠高于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