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盧成漢
通訊員 李曉菲
“助英臺來新消息了。”武漢市江漢區唐家墩街道萬達商圈巡查員王瑞點開助英臺APP,發現附近的興唐街有一個“共享單車亂停放”的問題需要處理,并附有一張現場照片。王瑞熟練地通過APP定位導航到達現場,迅速把擋道、雜亂的共享單車擺放整齊,并將處理結果拍照上傳,整個過程不超過15分鐘。
在唐家墩街道,自從智慧運營調度平臺上線以來,街區環境煥然一新,居民投訴率連月降低,社區工作減負提質……作為智慧街道的重要載體,唐家墩街道通過智慧運營調度平臺引入江漢城資“全域智能運營”模式,讓城市基層治理正變得更聰明、更高效、更有溫度。
“城市管家”串起基層治理“千條線”
“巡查員們就像外賣小哥,接到臨時派單,得在規定時間完工。”楊俊瑞笑稱,“不同的是,工單范圍覆蓋市容巡查、環衛清潔、垃圾轉運、老舊小區管理等,原來由不同垂直部門負責的問題,現在由管家統一巡查、統籌、督辦。”
作為唐家墩街道的一名“城市管家”,楊俊瑞日常工作就是在各路段例行巡回檢查,派發任務工單。記者正在跟著他巡查時,他的手機APP就收到了一條來自工單驗收的提醒,“所有的工單都由調度平臺自動派單,在助英臺APP上就能處理并監管所有工單的處理進度。”楊俊瑞一邊解釋一邊通過手機APP驗收關閉工單,完成了一項城市問題事件的閉環治理。
巡查人員開著5G巡邏車在街道巡查。
依靠江漢城資智慧運營調度平臺,唐家墩街道打通了“發現-報事-協調-監督-關單-評價”城市治理全流程運營。“對于垃圾處理不及時、流動商販占道的問題,只需通過APP上傳調度平臺,就有專人處置、專人驗收、專人回訪,在平臺實現一網智治,相較于以往,效率更高了,市民好感度也大幅提升。”唐家墩街道工作人員介紹說,如今,作為唐家墩街道神經末梢的街道巡查員和“城市管家”,隨時隨地便可使用手機APP的智慧工單系統匯報和處理各類城市治理日常或者突發事件,用“一根針”穿起“千條線”,統籌起多元主體共治力量,把城市問題處理解決在前端。
“智腦”上線助力街道“一網智治”
在距離唐家墩街道辦事處不到3公里的智慧運營調度中心,五位調度人員正有條不紊地處理著街道內“工單”的派發和信息的流轉,這里是所有信息的匯集點,也是所有工單的流轉地和調度“智腦”。
唐家墩街道智慧運營調度平臺
“通過搭建街道級‘智慧運營調度平臺’,我們將街道內的人、車、設施設備上線,打造線上遠程運營+線下現場執行的模式,對轄區資源進行調度運營。”江漢城資工作人員指著調度中心內的大屏介紹道,平臺匯集了來自街道、社區、城市管家、市民以及老舊小區等所有端口的報事,如市長熱線、督導通、城管隨手拍、市民小程序、老舊小區居民以及物聯設備的報事,以“智慧大物管”建立全域聯動機制,輻射街道內社區和小區,確保管理區域內事件有數據、異常有監控、報單有跟進、需求有回音,達成街區問題及時處理,降低居民投訴率,提升基層治理效率。
據了解,除了整合信息外,調度平臺還通過劃分13個網格對唐家墩街道進行精細管控。以街道配備2名“城市管家”,每個網格配置1名網格長和4-8名巡查人員的方式,對唐家墩街道內的環境衛生、市容市貌、垃圾清運、老舊小區治理等開展“街區+社區”一體化、全域化管理。
“借助平臺,我們打破了治理邊界壁壘,統籌起街道多元主體共治力量,實現城市問題隨手拍、隨時傳、處置進度隨時查、處置結果隨時評的閉環共治。”調度平臺的工作人員隨手點開一個巡查員的卡片,人員巡查軌跡、工單處理情況等一覽無余。
街道相關人員補充說,以往街道巡查、市政環衛等業務由不同的條線“各自為政”,調度平臺的落地為街道內不同業務的“一體化”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撐,“以城市管家為抓手,占道經營、垃圾滿溢、共享單車亂堆放等城市問題‘千條線’整合至這個‘小腦’,統一協同、統一調度、統一管控,打通了智慧街道全域治理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數據監測讓街道治理更有“數”
“通過數據分析,我們發現,2021年,唐家墩街道僅出店經營、共享單車停放秩序、亂堆亂放、占道經營四項業務扣分,就占了全部業務扣分的85%以上。特別是三眼橋路、唐家墩路、三眼橋北路等反復出現出店經營和亂堆亂放等問題,是唐家墩街道難以解決的頑疾和扣分重災區。”江漢城資相關負責人說,通過街道智慧運營調度平臺,街道實現了轄區內人、車、設施設備、工單等業務運行數據的實時監測,所有這些運營情況會自動生成日報、周報、月報。根據數據分析情況,街道對突出問題和問題突出路段執行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去年8月至今年2月,出店經營檢查扣分降幅81%,共享單車停放檢查扣分降幅97%,亂堆亂放問題銷聲匿跡。
“城市管家”在治理共享單車亂擺放。
“通過數據賦能,我們盡量將問題解決在萌芽階段,使得城市治理由經驗判斷型到數據分析性轉變,從被動反饋型向主動發現型轉變,逐步降低臨時性工單的處理,讓周期性工單成為常態。城市服務更加流程化、標準化,讓我們心里更有數了。”
據介紹,引入“全域智能運營”模式近半年來,唐家墩街道環衛和綜合巡查問題件數降幅達65%以上,市民投訴下降66%,全市排名上升30多名。據統計,目前每月平臺處理工單約3055單,完成率均達100%。
“借助這個平臺,我們打破了治理邊界壁壘,統籌街道多元主體共治力量,以科技賦能和數據賦能城市治理,形成了人、機器設備和服務場景‘一張網’的治理新格局,讓城市空間運營服務更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唐家墩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