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訓前)3月18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切實抓好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筑牢夏糧豐收基礎。
小麥是我省第二大糧食作物。據預測,今年我省小麥赤霉病偏重發生,其中江漢平原、鄂東和鄂北局部存在大發生風險。根據氣象部門預報,3月20日到4月10日,全省將有三次連陰雨天氣,與小麥抽穗揚花期高度重合,防控難度加大。
通知要求,各地要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按照“政府主導、屬地管理、聯防聯控”的要求,切實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把小麥赤霉病防控作為當前農業生產的頭等大事,壓實壓緊防控責任,落實關鍵措施,科學安排、廣泛動員、全力以赴抓緊抓好。
從現在到4月中旬,小麥陸續進入抽穗揚花期,是防控小麥赤霉病的關鍵窗口期。通知指出,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強化監測預警,組織植保專業技術人員,加大田間調查范圍,加密調查頻次,準確發布病情預警。堅持“主動出擊、見花打藥”,做到“揚花一塊、用藥一塊”,不留死角。
通知提出,分區施策,落實防控技術措施。江漢平原、鄂東常發區和鄂西北主產區要實施兩次防治,第一次在小麥齊穗揚花初期噴藥保護,要用足藥量、兌足水量,間隔5天至7天再防治一次。施藥后3小時內遇雨應及時補治。其他地區,小麥齊穗初花期防治一次,如施藥后遇連陰雨、長時間結露等適宜病害流行天氣,應在第一次用藥后5天至7天進行第二次防治。
全省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要將小麥赤霉病防控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研究解決防治中的具體問題。相關職能部門嚴格落實《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及其配套規定,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通知強調,從3月25日起,全省實行日報告制度,市州農業農村部門每日上報一次病害應防控面積、已防控面積和發生面積情況,由省農業農村廳匯總后報省政府。對防控不力、漏報瞞報或弄虛作假、防控面積不實的,對履職盡責不到位造成重大損失的,依法依規追責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