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馬晨 蔡翔) “快遞到了,出來拿。”3月22日,下陸銅花社區門口,一名快遞小哥沖著大廳里面喊了一嗓子。
“誰的快遞?”
“馬細群的,出來拿。”
“我沒有買東西啊?”社區書記馬細群想了半天,就是沒想起自己最近“敗”了什么回來。帶著疑問,她從快遞小哥手中接過了一個長長的圓柱型的包裝。“這是什么,又買了什么好東西?”社區干部都是女同志,大家對同事網購的東西永遠充滿了好奇。
“我真沒有買東西。”在大家的圍觀下,馬細群拆開包裝,一面卷得整整齊齊的錦旗被她拿了出來。“人民好公仆,為民辦實事”錦旗上有幾個大字,落款是居民林傳福。“林傳福是哪個網格的居民?”
“我這個網格”,網格員吳思琦馬上應到:“他在廣東那邊打工,父母在屋里住。”在大家的要求下,吳思琦撥通了林傳福的電話,詢問錦旗的事情。
原來,前段時間,在外打拼的林傳福生了一場大病,需要報銷醫療費,但是他人在外地又不能回來,只得給家中的父母打電話求助,讓父母幫忙辦理。可讓他沒想到的是,父母并沒有給他辦,而是翻出了一張社區送過去的愛心卡拍照發給他,讓他按照卡片上的電話打電話求助社區。
抱著試一下的心態,他聯系了本網格的網格員吳思琦,說了自己的困難。又一個沒想到,過了段時間,他僅僅只是提供了一些資料,報銷的手續吳思琦都幫他辦好了。
“你們的這個愛心卡真好,給我幫了大忙。” 林傳福對社區發的這個愛心卡贊不絕口。據了解,銅花社區有1.1萬多人,獨居老人、留守兒童、特殊群體家庭較多。為了幫大家解決生活上的困難,銅花社區想出了“愛心卡”便民服務。
在“愛心卡”上有網格員、社區辦公室、社區民警、小區物業、管道疏通、水電維修及開鎖換鎖等各種聯系電話,居民辦事能“一卡知曉”。為了能夠及時接到居民的訴求,銅花社區還采取延長工作時間、全天候值班、設立“全科社工”崗位及24小時手機開機等措施,確保居民有事能找到人。
“我們發了300多張愛心卡,主要是給家里只有老人、孩子的家庭發放,方便大家。”馬細群說,“愛心卡”發放之后,社區干部由“管理員”變成“服務員”,電話和微信、QQ都成了“服務熱線”,群眾的大小事情都有人快速回應。
社區居民82歲的張國慶說:“愛心卡發得好,蠻有用。有事情看一下就曉得找誰辦,遇到問題打個電話就有人幫忙做。上次我屋廚房下水道堵了,我就打了個電話,很快有人上門來幫我修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