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評論員 周磊
3月23日下午,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第2課開講,45分鐘之內知識點密集,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再次讓人們感嘆科幻照進現實。
這是時隔三個多月中國空間站的第二次太空授課,也是中國航天員第三次進行太空授課。“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為我們呈現了生動有趣的一堂課,空間站里流眼淚是怎樣的?沒有重力,皮膚會不會變好?在空間站里看到的月亮和地球上是一樣嗎?空間站在飛行中會不會受到阻力?如何成為一名到空間站里做實驗的科學家?除了趣味十足的實驗,不少來自網友和學生的新奇問題,也得到了逐一解答。在互動中感受科學魅力,在體驗中激發科學興趣,這場“天地互動”,既承載著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與突破,也展望著中國航天事業的希望和未來。
航天事業是科技尖端領域的集大成者,但尖端并不意味著“高冷”和觸不可及。天宮課堂讓太空和地面實現了緊密聯結,成為大眾十分熟悉并期待的一堂課,這也是航天事業一個可喜的進步。好奇心和進取心,是促進航天事業發展的堅實基座。太空授課具有播種夢想種子的力量,它是反芻課堂教育的實踐課,也是提升全民科學素養的公開課。當越來越多的人對太空的認識不止于遐想,而是能親眼見證一個又一個“奇跡時刻”,“飛天夢”也許就會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今年中國空間站將全面建成,載人航天科普工作也會常態化地開展,“天宮課堂”是重點打造的一個科普品牌。不只是天和核心艙,未來我們還將擁有“問天”“夢天”兩個實驗艙,“課堂”會不斷升級,“課表”也會更為豐富,“天地互動”將會成為人們認識太空、探索宇宙奧秘的一把鑰匙。當“天宮課堂”如同“開學第一課”一般,時常能進入青少年的視野,完成的將是一場影響深遠的良性互動。
每一個領域的夢想傳承,都是精神互動與升華的過程。此次授課結束時,王亞平說: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航天事業越是往前發展,越是需要更多新生力量夯基壘臺,今天是航天員們在太空授課,未來的航天員或航天工作者,也許就在認真聽講的學生之中誕生。廣袤無垠的宇宙星辰,一站又一站的夢想接力,正在書寫中國航天事業激動人心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