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石倩
通訊員 周鋼 陳然
3月24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武漢市發改委獲悉,“十四五”期間,武漢市將打造“數字漢糧”系統,建設高標準地方儲備糧庫7個。
5年打造7個高標準地方儲備糧庫
武漢市發改委(糧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現代儲糧技術規范要求,“十四五”期間,武漢市將新建高標準地方儲備糧庫7個,按武漢三鎮布局新建市級儲備糧庫3個,4個新城區建設區屬糧食儲備庫各1個。
該負責人表示,高標準地方儲備糧庫體現在規范化、專業化、精細化、生態化儲糧上,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更加完善,信息化深度融合,糧食儲備安全保障體系更加高效,具備可持續發展。
“目前,7個高標準地方儲備糧庫已有2個開工建設,其他的正在緊張前期準備當中。”這位負責人稱。
打造“數字漢糧”信息化管理系統
武漢市發改委(糧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夯實全市糧食管理,未來幾年,武漢市將緊緊抓住糧食行業全面數字化轉型的機遇,充分利用現有先進、成熟技術,積極推進“數字漢糧”信息化建設,打造“數字漢糧”信息化管理系統。
據悉,武漢市將按照全市“一盤棋”的思路,統籌開展糧食行業信息化建設,兼顧政府與企業、儲備與產業、調控與應急、監管與服務,形成“一庫”“五系統”“四體系”的全市糧食安全保障信息化“數字漢糧”體系。“一庫”指糧食安全數據庫,“五系統”指糧食安全監管、應急指揮調度、產業服務、質量安全監測和數字糧庫作業管理等五個系統。“四體系”指網絡安全保障、糧食安全感知及綠色倉儲、標準規范體系和運行維護管理等四個體系。
預計今年年底,“數字漢糧”(一期)將實現與省級糧食管理平臺的數據和視頻互聯互通。明年底,將實現市級儲備糧智慧監管和智慧管糧信息化應用全覆蓋。到2025年底,完成糧食產業服務系統建設,市級糧油儲備保障基地配套信息化工程全部啟用,區級儲備企業接入糧食安全監管系統,“數字漢糧”規劃全面建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