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通訊員 李曉軍 畢學謙 韓香)3月23日下午,棗陽市隆重召開科技創新大會,100多名科技工作者代表薈聚一堂,共謀棗陽科技創新大計。湖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劉德富、襄陽市委常委、棗陽市委書記孟艷清參加會議。
會上,棗陽市政府與湖北工業大學就七大產業鏈科研技術支持工作簽訂合作協議;棗陽市相關企業與高校簽定產學研合作協議。棗陽市委、市政府為七大產業鏈專家組組長頒發聘書;對2021年度棗陽市科技創新成績突出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表彰;為50家2021年獲批高新技術企業,18家新農村振興科技創新示范基地,190名科技特派員、科經專員,12個各級科技創新平臺頒發了獎牌。
襄陽市委常委、棗陽市委書記孟艷清指出,近年來,棗陽市大力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加快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科技創新綜合實力和競爭優勢明顯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加大。2021年,全市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50家,總數達到89家,同比增長39%;科技型中小企業登記入庫144家,同比增長140%。近兩年全市累計獲批省級企校聯合創新中心4家、市級企校聯合創新中心19家,隆勝四海、歐陽華俊等20余家企業與高校建立了產學研聯系,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比重達38.2%。全市專利申請量達4398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986件;專利授權量達1665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32件;技術合同交易額由2017年的7.1億元躍升至2021年的21億元,年均增速達39.2%,科技力量已成為棗陽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發力點”。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棗陽市第九次黨代會作出了“打造科技創新強市”的重大決策。孟艷清要求棗陽市要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主動融入全省“51020”和襄陽市“135”現代產業體系,圍繞打造“7+6+2”集群式產業生態,以創新促轉型,以轉型促發展,推動優勢產業邁向產業鏈中高端,推動經濟發展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棗陽市要圍繞“爭創國家級創新型縣市”目標,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打通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的通道,推動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新的競爭優勢。
對做好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孟艷清要求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深入實施“白水龍騰”人才工程,貫徹落實《棗陽市人才引進和激勵辦法》,采取聘用、兼職、掛職、人才租賃、科研與技術合作等方式,積極探索引進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愛護人才的新辦法新舉措,柔性引進“高精尖缺”人才,努力把棗陽打造成創新藍海、創業沃土、創客樂園。加快實施產業工人技能提升計劃,定期組織產業技能人才培訓,推動企業與襄陽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開展新型學徒制校企合作培訓,加快棗陽市職業技術學院建設,為企業培養輸送復合型專業技術人才。
孟艷清最后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要躬身入局、攻堅克難,不斷提高棗陽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讓創新活力在棗陽充分迸發,奮力打造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