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周萍英
三月的天,娃娃的臉。前些日還接近30攝氏度的高溫,給人入夏的錯覺。而后一天,漫天的白雪就給人一記清醒的耳光。
不由得讓人想起王菲的歌曲《四月雪》里的歌詞:當四月的天空,忽然下了雪霜,就會想起信仰......因為全世界都那么臟才找到最漂亮的愿望,因為暫時看不到天亮才看見自己最誠懇的夢想。
細數湖北襄陽近年來的“三月雪”“四月雪”,看看這些不期而至的白精靈。
三月倒春寒大雪又發飆
3月22日凌晨,湖北襄陽市谷城縣趙灣鄉普降大雪,10公分厚的積雪讓大地悄然披上“銀裝”。高海拔的位置賦予了這里獨特的雪景,紅花與冰雪共存,玉樹瓊枝似仙境,北國風光呼之欲出。
盛開的桃花、璀璨的山茶,還沒有來得及躲藏,便被冰雪裹挾進純白的身軀。白里透紅,紅里藏冰,這是三月奇特的風景。
在襄陽市保康縣,被凍雨挾裹住的,還有努力生長的春的嫩芽。咯吱咯吱,咔嚓咔嚓的聲音,在山間此起彼伏。山頂上、溝壑間一棵棵粗壯的大樹攔腰折斷。這是春天的禮物,也是春天嚴寒的考驗。
風景美是美,但也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故障處理完畢,準備送電。”3月22日11點40分,湖北省保康縣黃堡鎮10千伏大灣線田56線觀音堂村3組1號臺區,經過近四小時的緊急搶修才恢復供電。
“您好,我是觀音堂村三組姜加升,我這里停電了,家里養了14頭肉豬、20多頭豬仔,正等著用電加工飼料呢!”
3月22日一大早,國網湖北省保康縣供電公司黃堡供電所所長鐘保軍接到報修電話后,立即帶領搶修人員趕往觀音堂一號臺區,冒著風雪開展線路巡視查找故障,經過勘察只見幾棵大樹東倒西歪的壓在10千伏大灣線田56線觀音堂1號臺區11至12號桿之間的電線上,造成該臺區70多個客戶停電。
受倒春寒影響,黃堡鎮電力設施損毀較多,全鎮共倒桿21基,斷線30處,造成510個客戶停電。災情發生后,黃堡供電所組織四個搶修專班,一邊巡查故障,一邊搶修復電。
“一二三,用力!”搶修現場,刺骨的寒風吹在鐘保軍和搶修隊員們的臉上、背上,但他們無暇顧及,實在凍得受不住了,就搓搓手、吼幾聲,隨后繼續投入工作。在近四個小時緊張而有序的搶修,觀音堂一號臺區恢復正常供電,70多個家庭燈亮了。
“這么大的雪,還來搶修,真是太感謝他們了!”姜加升感激地說道。
3月20日以來,“倒春寒”持續發力,湖北省保康縣8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電力設施損毀嚴重,連續不斷的低溫、凍雨以及被阻斷的道路,給搶修工作帶來極大挑戰。
不過,好在天氣開始好轉。24日,襄陽大部地區日最高氣溫15~17℃,氣溫低的谷城、老河口也在9~11℃。據襄陽氣象局發布的消息,本周末天氣以陰天到多云為主,沒有雨水來擾,低溫在10℃左右,高溫也上升到18℃左右。是很適合出去玩的天氣。
近7年中只有一年三月不飄雪
三月下雪怪不怪?其實不足為奇。極目新聞記者梳理了近幾年來襄陽三月下雪情況得出答案。
2021年3月10日左右,襄陽市區雨水淅淅瀝瀝,而保康和南漳山區的小伙伴們,迎來了牛年第二場春雪。
當時網友們提供的照片和視頻上,山區天色陰暗,純白的雪花悠悠落下 ,草地和樹木上已覆蓋了一層白色。網友介紹,保康歇馬鎮九路寨景區 、馬橋鎮堯治河景區都下起了鵝毛大雪。
2020年的3月27日,襄陽市襄州、樊城同樣出現了雨夾雪天氣。
2019年3月21日,保康堯治河當時也下過雪,從圖片上看,雪雖然不大,但堯治山頭已經成了花白頭發的老奶奶。
而在2017年的3月13日,谷城、保康、南漳等地也紛紛下起了大雪。媒體的描述是:保康因高山地形海拔高,山區降大到暴雪,城區為雨夾雪;
南漳城區未降雪,但山區如薛坪鎮、香水河有小雪;谷城城區為雨夾雪,盛康鎮等降中雪。
2016年的3月24日,襄陽也有雪。網友稱:《三月雪》天道無常三月雪,地道險夷奇峰絕。天下景色何處好, 鄂西襄陽城中歇。
除了襄陽,宜昌,恩施也下雪了。當時好吃佬陳哥吟詩曰:陽春三月雪花飄,山勢險峻海拔高;品著新茶看雪景,圍坐灶邊把火烤。
從這7年的情況看,除了2018年,每年3月襄陽都飄雪。大多集中在保康、谷城、南漳等高山地帶。
7年前還曾“四月飛雪”
事實上,不僅現代人如此,在古代,三月下雪也有憑據。唐朝溫庭筠的《嘲三月十八日雪》中寫道:三月雪連夜,未應傷物華。只緣春欲盡,留著伴梨花。
為什么會在三月下雪?2021年,襄陽市氣象臺高級工程師周羽解釋,有冷空氣南下,襄陽市區地面溫度高一些,下起了雨。但山區海拔高,溫度較低,雨下降的過程中變成了雪。今年入春異常偏早,氣溫偏高,前段時間大家感覺已經暖和起來,實際上現在的氣溫和往年相比差不多,只是恢復到常態。
氣象專家表示,三月的桃花雪,一般是冬春過渡時期的天氣現象。襄陽冬季初雪的平均日期是12月10號,終雪也就是冬季最后一次降雪的平均日期是3月6號。以前的規律來看,3月下旬降雪還是比較少見的。但是從近幾年來看,雪姑娘還開始讓人琢磨不透了,3月下旬來個突然襲擊,也成了驚喜。
其實,在襄陽氣象史上,3月下雪不算奇怪,甚至還有4月下雪的。
2015年4月8日,保康就下起了鋪天蓋地的雪。在保康山區,當地曾有俗語為證:“四月雪、八月霜、六月天氣早晚涼”。講的是四月下雪,八月打霜,別的地方六月很熱了,然而在保康卻是早晚仍涼意襲人。
而在2010年的4月中旬,15日左右,本該春暖花開的時節,全國各地卻都寒流涌動。哈爾濱出現當時近50年最大降雪,鄭州和襄陽都出現了多年未見的“四月飛雪”。4月15日廣州出現了10.7℃的4月中旬歷史最低溫。
當時的氣象專家表示,那次氣溫急降,主要是冷空氣的補充影響。極端低溫仍然和厄爾尼諾現象有關。據分析,上一年6月的厄爾尼諾現象已經減弱,但它的影響存在滯后效應。由于海水溫度升高,大氣能量增加,空氣交匯劇烈,大氣環流變化整體不正常,全球范圍內的災害天氣隨之增多。冷空氣不斷分裂出來一股一股地影響我國偏北和偏東地區,冷空氣的延續影響使得春季的步伐變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