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舒君、丁宵)3月25日從襄陽市審計局獲悉,該局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突出“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鮮明導向,主動擔當作為,圍繞疫后重振“補短板、強弱項”工程、重點民生項目開展審計監督,助力襄陽高質量發展。
發揮職能作用,做民生項目“質檢員”。圍繞廣大群眾最關心的問題開展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審計監督。在城區改造項目中,面對200多萬平方米改造面積,深入現場、全面走訪,將居民反映普遍和強烈的問題作為審計重點,嚴格監督項目質量、生活配套設施和施工進度等情況,著力維護人民利益;在景觀綠化工程項目中,利用專業測繪技術全面核查綠化面積3000余畝,重點關注苗木品種、規格和數量以及地被品種、面積等情況,為綠色生態工程做好“全面體檢”;在公租房建設項目中,通過對1000余套安居住房工程進行全面審計,重點關注建設程序是否規范、工程質量有無缺陷等問題,促進“保民生”政策落實落地。
敢于容錯糾錯,做改革創新“護航員”。堅持貫徹“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更新審計理念,辯證看待問題。在某項目審計中,發現有關部門供水報裝工程雖然未嚴格履行相關手續,但目的是改造居民生活環境,解決了5個小區2600多戶居民反映強烈的用水問題,且改造內容符合國家政策要求。該局及時召開審計業務會議進行研究,決定貫徹執行容錯糾錯機制,同時堅持容糾并舉,提出加強前期謀劃、嚴格審批管理等建議,推動相關部門完善制度、規范管理。
強化質量管控,做基層減負“服務員”。運用清單化管理,減輕被審計單位負擔,實施三個“一次到位”。審計調查“一次到位”,加強前期謀劃、制定完善審計實施方案,少頻次、高質量完成對被審計單位調查了解;資料清單“一次到位”,所有項目均一次性列出審計需要資料清單,減少被審計單位跑腿次數,縮短審計周期,提高審計效率;結果會商“一次到位”,對于審計中發現的問題,組織項目參建各方、局審理部門集體會審,運用會商機制,充分溝通,認真聽取被審計單位意見,確保審計結果客觀公正,做到問題精準、定性精準、處理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