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灌區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實施農業節水的主戰場,記者從3月25日召開的全省農村水利水電暨農村供水保障工作視頻會議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間,湖北要實施10個大型灌區新建擴建工程,并滾動實施年均100萬畝的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當好湖北省糧食豐收背后的穩定器和壓艙石。
據介紹,我省灌區大都建成于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經過幾十年運行,大部分灌區已進入老年期,需進行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以恢復原設計功能。
截至目前,納入全國實施方案的9處大型灌區現代化改造項目全面啟動、順利實施,蘄水灌區新建擴建工程完成2021年示范段建設,去年,35處中型灌區續建配套項目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去年春耕期間,大中型灌區累計供水45.3億立方米,灌溉農田1814萬畝。
進一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效益。今年,我省將大力實施灌區泵站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建立灌區泵站標準化規范化管理考核評價制度,再建成一批省級管理示范單位;推動骨干和田間工程建設的有效銜接,優先將大中型灌區有效灌溉面積建成高標準農田;加強灌區信息化建設,積極推薦基礎條件好的灌區爭創水利部數字灌區建設試點。
湖北省是全國糧食主產區之一,農田水利工程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最后一公里”,我省農田水利工程數量眾多,近年來,省里相繼出臺了運行管護指導意見、監管指南和管護標準,并將這項工作納入鄉村振興考核。
省水利廳農水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切實強化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護監管,持續開展處室分片暗訪抽查和第三方實地考評,對地方政府和行業監管部門責任落實、臺賬建議、管護主體落實、資金籌措、管護效果等方面進行檢查,加強鄉村振興考核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護監管指標的成果運用,夯實糧食安全基礎。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艾紅霞 通訊員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