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具、木器、花傘、服飾……近日,武漢市新洲區舊街街中心幼兒園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萌娃逛“花朝”活動,200多名3至5歲的小朋友“化身”小小收銀員和顧客,沉浸式體驗舊街“花朝”文化,重拾古老民俗,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相傳農歷二月十五是百花仙子的生日,新洲民間俗稱花朝節,新洲的花朝節始于南宋乾道淳熙年間,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每年舉行一次。新中國成立以后,舊街花朝節由最初的廟會逐步發展成為鄂東地區規模最大,集民間物資交易、民俗文藝表演、鄂東文化交流于一體的趕集大會,每年吸引著鄂豫皖湘贛五省20多個縣市的10萬多游人和商家,前來鬧花朝,人流綿延近10公里,已被列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新洲區舊街街中心幼兒園園長陳玲介紹,由于近幾年來的疫情影響,每年一度的舊街“花朝節”已經停辦了三年,當地不少孩子都曾和家里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去逛過花朝節。部分大孩子向老師提問“是不是以后都不能過花朝節了?”帶著孩子們的期盼,幼兒園從2021年開始舉辦校園“小型花朝節”,今年是第二年。
當天上午10時許,熱熱鬧鬧的校園“花朝廣場”迎來了經過精心打扮、盛裝出場的萌娃們,百貨區、花卉區、農具區、木器區、廚具區各類貨品早已排列得整整齊齊……萌娃們在自己的攤位前,紛紛扮演起“老板”的角色,熱情地向往來的小顧客推銷自己的商品,招攬生意,“購物者”則游走在各個攤位之間,認真地挑選自己喜歡的商品,互相有模有樣地討價還價,孩子們真切感受著逛“花朝”的真實性與趣味性。
“這個餅干箱子是我從家里帶過來的,今天還體驗了一次小小收銀員,很開心。”學前班小朋友方天晴笑容滿面地說道。據介紹,校園花朝節貨品大部分是幼兒園老師動員家長們從家中帶來的閑置物品,還有一些手工貨品是家長、老師和孩子一起利用廢物改造制作出來的,琳瑯滿目的貨品意義非凡。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劉勝、通訊員沈雷平徐國平覃佐丹徐瑩殷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