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衡南縣林業局駐岐山鎮永興村工作隊發動黨員群眾積極參與到植樹造林的活動中來,為建設生態宜居永興,助推產業振興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圖為駐村工作隊帶頭挑苗上山
制定荒山綠化規劃。為了讓永興村的發展有"含綠量"和"含金量",工作隊第一時間深入到永興村山頭地塊,會同村干部,并邀請縣林業局相關領導、技術員,以村內主要交通道路兩側、村莊周圍等區域的荒山為主,通過實地踏勘、征求群眾意見建議等方式,詳細制定了以實施土枇杷產業為主體,以實施"南嶺山脈生態修復"項目為推手的村莊荒山綠化規劃,科學合理確定了種植區域、樹種,計劃全村栽植土枇杷、柏樹、欒樹等苗木一萬余棵。
圖為整地和挖穴現場
認真做好前期準備。通過采取機械與人工相結合的辦法,在村莊荒山綠化規劃區域內按照株距3—4米的標準進行了打點放線,開挖樹坑4000個。為了鞏固脫貧成效和解決富余勞力就業問題,優選有勞動能力的已脫貧戶和有意愿、能干活的群眾10余名組成4個專班,高質量完成人工挖穴6000個。
圖為組織培訓和植苗現場
組織人員精心栽植。植苗前,開展實用性強的技術培訓,并將所栽苗木的根部全部打好泥漿,以確保成活率;植樹活動中,嚴格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標準和"深栽、壓實、高壘"的原則,給每個植樹專班劃定了栽植區域和任務,確保栽一棵活一棵。截至目前,已栽植土枇杷樹5000余棵,栽植欒樹2500棵,小紅葉石楠1500棵,柏樹1000棵,共200畝。
圖為對新植苗木進行修枝剪葉和覆土保墑
加強后期苗木管護。工作隊組織勞動力開展對新植苗木的整穴除草、覆土保墑、扶正成行和防蟲防病等工作,確保荒山綠化樹、行道樹一次性栽活、一次性成景。各片(專班)明確專人管護,加強其負責區域的日常巡護和管理,防止人畜危害。
從經濟效益來看,土枇杷樹5年投產,6年盛產,盛產期每棵樹年產鮮果100-200斤。每畝設計種植25棵,即畝產鮮果2500-5000斤每畝年收益預計可達7500元以上,五年后永興村單土枇杷產業市值可達百萬元。從生態效益來看,土枇杷樹是優良的鄉土綠化樹種,耐貧瘠、耐干旱,特別適合在紫色頁巖地區種植。通過發展土枇杷產業和實施生態修復項目,既能做大做強致富產業,又能綠化紫色頁巖裸露山地,實現永興村生態、經濟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