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疫情防控與春耕生產兩不誤,北湖區創新工作舉措,引導商戶精準服務農戶,通過農資“線上購”、技術“網上學”、服務“送上門”等舉措,有序推進春耕生產各項工作。
一、強化生產要素保障
由于去年大豆欠收,為全面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增強農戶種植意愿,消除農戶顧慮,我局積極引導,同時開展摸排,請有意愿購種的農戶上報鄉鎮(街道),匯總后統一對接聯絡供應商發貨。農戶不用出門,質量靠譜、價格實惠的種子就能送貨上門。此外,化肥、農藥、育秧物資等其他春耕生產需要的農資,農戶有需要的情況下,我局都會給予引導和幫助,當好農戶與供應商之間的“聯絡員”,有效避免農民外出買農資造成疫情傳播風險,不誤農時的同時,還為農戶節省了中間的費用。
截至目前,早稻種子需求量17.5噸,儲備量12.3噸,價格較上年基本持平。今年全區計劃完成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4萬畝,總產量5.6萬噸,其中早稻0.7萬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0.3萬畝。截至3月15日,全區各鄉鎮通過發動種糧大戶、落實到戶,完成落實早稻面積9985.94畝,早稻種子落實面積8451.8畝,早稻大田翻耕1140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落實3621.4畝。早稻集中育秧計劃面積0.4萬畝,落實面積0.4萬畝。
二、強化科技技術服務
“油菜生產技術培訓下午2:00開始,請大家注意準時收看。”3月23日,在北湖區農業農村與鄉鎮街道交流群里,我局科技教育股股長黃麗芬發消息提醒。隨后,各鄉鎮街道將線上學習的照片一一發到群里。年初以來,我局多次組織網絡培訓,積極推廣新型種植技術,組織農業工作者、農業從業人員學習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油菜生產技術等,截至目前,有460余人次積極參與。
對于線下開展的現場觀摩會和田間學校培訓提前辦理活動報備手續,參與培訓人員實行精準篩選,嚴格控制人數,把培訓下沉到鄉鎮或村,做到“規模小、對象準、服務好”。
與此同時,控制上門服務次數,在農戶有需要的情況下,組織農技專家到田間提供“一對一”類型的精準服務,開展種、養殖技術攻關,推廣實用新技術、優良新品種,指導春耕工作。
三、強化保障服務水平
一是大力度提升綜合機械化水平,推動標準大棚育秧、機插(拋)秧、病蟲害統防統治、稻谷收儲烘干等生產環節的社會化服務。全區現已全面開始搭建育秧大棚,3月20日已開始育秧。
二是開展春耕備耕、農資打假執法檢查。對轄區內農機銷售門店開展專項檢查,嚴厲打擊無證經營、產品質量不過關的門店。加強對農資產品的規范管理,確保農資產品質量可靠,對華塘、下湄橋、興義物流園、湘南大市場等轄區內的農資門店進行執法檢查,本月共出動執法人員23人次,檢查門店42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