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成昱勛
通訊員慶雪萌 余陳軍
3月25日上午,隨著一聲嘹亮的汽笛鳴響,一輛滿載41柜貨物的中歐班列“長江號”從咸寧火車站貨場緩緩駛出,奔向萬里之遙的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此行,標志著咸寧與歐洲經貿合作開辟出一條新的“黃金通道”。
此次由咸寧首發的“長江號”,也是中歐班列(武漢)正式更名為“長江號”后的第一趟班列。主要貨物為咸寧及周邊地區生產的汽車配件、醫療用品、家用電器、生活用品等,共有41個貨柜,重約770噸,貨值達1400多萬元。此行將經滿洲里口岸出境,行程9700多公里,預計14天后抵達莫斯科。
據悉,中歐班列具有運量大、運價低、時間短的優勢,與海運50天的運輸周期相比,從咸寧到莫斯科只需14天;與空運相比,不僅運量大,運價只有空運的30%,能有效幫助外貿企業“降本增效”,更好拓展國際市場。
咸寧是“萬里茶道”上的節點城市,是湖北的“南大門”和重要交通樞紐。為加快推進中歐(武漢)班列服務湖北省外向型經濟,3月中旬,在咸寧市委市政府和湖北省港口集團的指導下,漢歐國際和咸寧市高新區共同籌劃“長江號”咸寧首發,全力做好班列市場分析、運價測算、配合攬貨以及裝車配載、報關報檢、單證操作等工作,僅半個月時間,合力促成了此次班列的順利開行。
今年1月9日,由億博控股集團投資的咸寧國際陸港動工建設。這是咸寧打造長江綜合門戶港、構建公鐵水國際多式聯運的重點工程。“以后將逐步增加開行頻次,拓展更多國際線路,咸寧國際班列將會越開越多!”億博集團監事長宋麗民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長江號”咸寧專列“穿針引線”,送出國門的是“湖北制造”,引進來的是產業發展,有助于咸寧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資、生產加工等產業體系。
中歐班列運送的是貨物,帶來的是機遇。繼宜昌、襄陽、十堰、荊門之后,咸寧也成為第5個開行中歐班列的湖北省地級城市,未來,中歐(武漢)班列也將以此次“長江號”首發為契機,進一步強化中部地區集結功能,提升班列區域輻射能力,為更多湖北進出口企業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國際物流通道服務,有效保障外貿企業產業鏈供應鏈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