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懷化,春寒料峭、乍暖還寒。
3月18日凌晨,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城市按下了“暫停鍵”。為了共有的家園,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迅速集結,五溪大地紅色的暖流如潮奔涌。
作為疫情防控市派第一工作組后盾單位,市委宣傳部第一時間選派18名黨員干部組成社區包保工作組,聯合組建防疫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在迎豐社區,高高飄揚的黨旗下,“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愿紅”匯聚在一起,共同鑄就了疫情防控的“金色盾牌”。
黨旗引領,靠前指揮打硬仗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確保黨旗在社區防疫一線高高飄揚”。此輪疫情發生后,作為迎豐社區聯點市領導,市委副書記、市長黎春秋多次深入社區調研督導,反復強調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重要作用。
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張遠松作為社區聯點后盾單位的主要領導,現場推動迎豐社區抗疫工作和防疫臨時黨支部的組建。
收到市委組織部門相關通知后,市委宣傳部包保工作組第一時間與鶴城區、迎豐街道駐點工作組和迎豐社區黨支部召開聯席會議,聯合組建防疫臨時黨支部,由市委宣傳部包保工作組組長石志專擔任書記,同時設副書記1名、支部委員5名。
按照網格化模式,臨時黨支部在社區5個片區還成立了5個黨小組。臨時黨支部正式成立后,實行“一日一調度一研判一推進”機制,堅持每日召開1次黨支部會議,專題研究貫徹中央、省委和市委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決策部署和具體安排,結合上一日工作情況認真開展分析研判,對每日防疫工作進行科學調度、合理分工、督促檢查,排出“時間表”、掛出“作戰圖”,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落實、不打折扣。
黨員沖鋒,跑出戰“疫”“加速度”
用腳步丈量責任,用行動詮釋擔當。
市委宣傳部黨員干部滕勇,包保豐和園小區6棟88戶,截至小區全員完成第5輪核酸檢測時,他已入戶走訪720多人次……
從疫情開始,妻子就參加了中方縣城的疫情防控排查任務,連續9天沒有回家,滕勇既要照顧臥病在床的老人,又要照料兩個小孩,可經常因為疫情防控而耽誤了回家。馬上面臨初中“生地會考”的大女兒不得不一邊上網課,一邊照顧4歲的妹妹。
“每每想起這些,心頭酸楚,但在疫情面前,我們不得不暫時拋開‘小家’,堅守保護‘大家’”。滕勇說,他和妻子相互支持、義無反顧。
市委宣傳部年輕黨員肖家琪,3月18日連夜下沉迎豐社區,包保兩棟豐和園小區的住戶。第二天凌晨就要緊急開展全員核酸檢測,3月18晚,他先是忙著整理數據信息,后又投入到緊張的核酸檢測秩序維護和現場勸導工作。那一夜,肖家琪和其他3名同事熬了整整一個通宵。
……
在迎豐社區防疫臨時黨支部的堅強領導下,市委宣傳部包保工作組18名黨員干部分成9組,堅守一線亮身份、做表率、當先鋒,跑出了疫情防控的“加速度”。
截至3月26日,臨時黨支部的黨員們通過微信群等平臺,及時轉發疫情防控相關信息、公告、通知等300余條,向居民群眾分析疫情形勢、傳達防控要求、講解防疫知識1100余次;嚴格落實市委“應檢盡檢、不漏一人、不落一戶”的防疫要求,全面開展“敲門行動”,勸導全社區實際居住的801戶2048人全員進行了核酸檢測,確保社區核酸檢測全覆蓋。
黨性使然,用心用情解民憂
“下沉社區后,我們的黨員干部時刻牢記自己‘宣傳員’‘勸導員’‘服務員’的身份,在急難險重中錘煉黨性”。迎豐社區抗疫工作和防疫臨時黨支部書記石志專向記者介紹,此次下沉,市委派駐迎豐社區防疫工作組充分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在疫情防控中為民解憂。
對走訪摸排出的34名老弱病殘、行動不便的特殊群眾,通過社區、街道上報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協調醫務人員統一安排上門核酸采樣;城區“禁足令”施行后,為居民群眾進行網上購物指導,購買生活物資;積極協調佳惠、宜美佳等超市、商店暢通物資供應渠道,確保按時進行上門配送;對社區內2名大病患者及其他特殊病患,及時提供醫療信息,并予以協助就醫服務;對出現咳嗽、發燒等癥狀的居民,及時協調醫務人員上門進行體溫監測和核酸檢測……
截至3月26日,市委派駐迎豐社區防疫工作組已積極幫助解決居民生活物資保障、健康醫療服務等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121件。
黨員樹起紅色旗幟,支部建成戰斗堡壘。市委派駐迎豐社區防疫工作組將全力以赴,為全市爭取用最小代價最快速度阻斷疫情蔓延、實現動態清零貢獻先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