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數字項目云平臺、視頻監控系統、塔機安全監控管理系統、人臉識別實名制系統、BIM技術、揚塵噪聲監控系統……
近日,在位于武漢市青山區的奧園濱江國際·湖北工建大廈項目,一系列現場一體化管理系統,使互聯網與建筑工地深度融合,讓工地更加智慧。此外,項目還利用數字項目平臺,實現數據智能記錄、存儲、分析等功能。為確保工程品質,采用大體積混凝土監測系統、工序模擬三維交底技術,對項目施工過程進行全面質量把控。
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建造機器人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建筑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得到迅猛發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戰略成為行業發展新方向。為更好地適應市場和產業發展的變革,湖北工建等建筑國企高度重視推動產業數智化轉型,持續深耕智能建造新賽道,推進基礎和關鍵領域創新突破,不斷提升產業鏈價值,正朝著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邁進。
今年9月,63歲的武鋼三中將在原址“煥然新生”。武鋼三中作為首批湖北省重點中學,先后獲評中國百強中學、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協作體核心學校(全國僅5所)。學校培養了數萬名社會棟梁之才,但由于校舍局促、設施老舊、信息化程度較低,導致現有設施無法滿足教學需要。
“保質保量施工是基礎,我們還采取多種降噪減震措施,千方百計減小對教學活動的影響,爭取讓師生們早日用上新教室。”湖北工建青山片區項目指揮長馬冬青說,在學校改擴建中,還將按照原校址的樣子,恢復重建南大門和景觀長廊等建筑,留住莘莘學子的“鄉愁”。
位于武漢市新洲區的國家糧食現代物流(武漢)基地一期工程,是經國家糧食局批復并經國家發改委立項的國家級重點項目,是長江國際航運金融港的核心組成部分。作為長江經濟帶上集港口、鐵路、物流、金融為一體的貿易金融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定位為建設貨通全球的倉儲和物流樞紐平臺,被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列入國家第三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項目。目前,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
據了解,在湖北省內,湖北工建承建的工業廠房、高科技園區等工業建筑多達十余個,總投資超過100億元。
(湖北日報通訊員 向延昆 孫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