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航拍的云霧山中巴東縣東瀼口鎮牛洞坪壯觀油菜花海。 (通訊員 王祖滿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雷闖 通訊員 向相輝 趙盛迷 劉汶鑫
春灑大地,武陵深山,百花爭艷。
恩施州內,桃花、梨花、李子花、梅花、櫻花等競相盛開,引無數游客“折腰”,一個個花IP火爆抖音、朋友圈。
“三月賞花引爆了鄉村游。”恩施州文旅局局長劉俐萍表示,目前,全州已形成了20多條經典賞花線路,覆蓋所有縣市,成為恩施州春季游的拳頭產品。其中,恩施市屯堡鄉峽谷梯田油菜花海、建始縣詩畫景陽油菜花海、巴東縣牛洞坪懸崖梯田油菜花海上榜“2022湖北特色油菜花海”推介名單。
三月賞花引爆春季游——8縣市皆有賞花線路
3月23日,恩施市屯堡鄉田鳳坪村人頭攢動,海拔1200米的公路邊,停放的汽車延綿數公里。
當天,屯堡鄉第二屆“絕壁花海”油菜花節開幕,吸引了近萬名游客打卡。金燦燦的油菜花和碧綠的茶園,云霧繚繞下猶如仙境,游客沉醉在美景中十分享受。
“不負春日好時光,賞花踏青正當時。”頗有文藝范兒的宜昌小伙李永勝請年假前來,對絕壁花海贊不絕口。
屯堡鄉黨委書記雷世軍表示,山的背面就是AAAAA級景區恩施大峽谷,沿著“絕壁”種上了2700畝油菜花,形成了一道獨特風景,與大峽谷交相輝映。去年,首屆油菜花節引客13萬人次,格外火爆。今年預計游客量創新高。
類似“花的盛況”,在恩施州還有不少。
來鳳縣革勒車鎮千畝梅花盛開,吸引了包括重慶酉陽、湖南龍山等地游客前來觀賞;建始縣桃花、梨花、油菜花、櫻桃花爭奇斗艷,游人絡繹不絕;巴東縣東瀼口鎮牛洞坪村千畝油菜花迎春綻放,2022全省“宜荊荊恩”城市群鄉村旅游宣傳推介在此開幕;咸豐縣大路壩區李子花、油菜花同時盛開,即將舉辦首屆花節;宣恩縣椒園鎮黃坪村村委會緊鑼密鼓籌備第六屆梨花節……
今年,恩施市以花為媒,推出了5條賞花旅游線路,現場還開設了攝影大賽、歌唱表演、硒茶品嘗、農產品銷售、實景劇表演等活動。城區公園、親水走廊等地,“見縫插針”種植櫻花、桃花等花卉,點亮春季游。建始縣發布了業州鎮(羅家壩桃之夭夭)——長梁鎮(金銀滿目)等4條賞花線路,特色鮮明,看點十足。
據統計,恩施州已形成20多條賞花線路,覆蓋全州8縣市。
“花園”變景區——小農莊拉動消費500萬元
3月16日,重慶游客田興貴攜帶妻兒,來到來鳳縣革勒車鎮正南生態農莊賞梅花。“太美了,大人、小孩都可以玩,回去后,我會介紹更多朋友來。”田興貴十分高興。
該農莊的建設者楊英,2017年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種植了1500株梅花樹,次年3月花開時,游客紛至沓來,讓她萌生了建農莊的想法。隨后,她投資1000多萬元,將梅園擴大到800畝,種植了桃樹、李子樹、藤茶、水稻、蔬菜,增添了兒童游樂設施,打造原生態綜合農業體驗樂園,每張門票20元。
今年2月,農莊對外營業。“平均每天數百名游客,高峰期超過5000人,門票收入超過200萬元。”楊英說,農莊成了景區。
見游客增多,村民包風蘭在家開了農家樂,不到一個月,銷售4萬多元。如今,農莊周邊興起了30多家農家樂,實現年收入300多萬元。
革勒車鎮黨委書記宋宇表示,該鎮硬化3公里環花海公路,修建游客接待中心,興建800米步游棧道、停車場,全力打造梅花小鎮。
無獨有偶。宣恩黃坪村通過連續舉辦梨花節、梨子采摘節,讓默默無聞的小村變成遠近聞名的旅游村。全村以“甜蜜體驗”為主題,打造“阿尼阿茲”休閑旅游區,啟動建設旅游公路、棧道、停車場、觀景臺等,建成了游樂場和5公里的梨花觀光帶,農家樂、民宿增加到30多家。2021年,全村接待游客2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500萬元,帶動八成村民增收。
3月18日,恩施市何功偉村七彩農業觀光園啟動,200多畝田地里盛開著顏色各異的油菜花,園內還設有小火車、七彩沙坑等娛樂項目。不到10天,該觀光園吸引數萬名游客,成為州城當月最火爆“景區”。
恩施州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地紛紛以花為媒,變花園為景區,探索沉浸式、體驗式旅游,延長“花期”,拉動游客綜合消費。
延伸產業鏈——“花兒”好看好吃還好用
3月22日,咸豐縣朝陽寺鎮五龍坪村,天賜香(咸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家川正在400畝玫瑰花基地查看長勢。
“下個月,玫瑰花就要開了。”呂家川表示,2018年起,公司與50多戶村民合作種植玫瑰花,公司提供花苗和技術培訓,全額回收鮮花,加工生產大馬士革玫瑰精油、玫瑰酒、玫瑰補水面膜等產品。今年,鮮花產量有望達到20噸,加工產值突破500萬元,產品銷往全國。
“今年我種了30多畝,明年要擴大到150畝。”村民覃子軒說,玫瑰花變成了“致富花”,大家種植積極性很高。
恩施州積極探索延長花產業鏈,讓花更有“價值”。
屯堡鄉田鳳坪村成立了恩施市惠聚農業有限公司,在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的技術支持下,探索油菜良種繁育種植,今年又加工生產菜籽油。油菜花開幕后,該村幾天時間就賣出了千余桶菜籽油,收入近10萬元。
建始縣業州鎮羅家壩村連續5年舉辦桃花節,該村桃花游線路被省文化和旅游廳選為湖北春季十大“賞花”線路之一。村民秦娥不僅在桃園里養“跑步雞”,吸引游客消費,還投資近千萬元打造十里黃桃觀光采摘長廊,建立加工廠,生產黃桃罐頭等產品,帶動100多名村民增收。
建始縣以“賞花經濟”為切入點,形成以油菜產業為核心的“春賞花、夏賣油、秋肥田、冬管護”的綠色有機循環產業發展模式,種植面積達10萬余畝。按照不同的氣候條件,在10個鄉鎮發展六月雪梨、櫻桃、李子、柑橘等水果,讓游客賞花觀景,農民增收致富。
短評
做足“花經濟”,
唱響“四季歌”
□ 雷闖
以旅游為主導產業的恩施州,疫情沖擊之下,何以沖破困局?
原本每年5月至11月是恩施州的旅游黃金期。如今為增強旅游磁吸力,從春暖花開起,恩施州就做足旅游文章。
當下,縣縣有花賞,亮點各不同。油菜花、桃花、梨花……20余條經典賞花線路,吸引游客驅車數百公里,只為一睹“花容”。
做足“花經濟”,火爆鄉村游。全域賞花增強了春季游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巴東綠蔥坡滑雪場營業,也拉開了恩施冬季游的帷幕。
如今,好山好水“開”好花,旅游唱響了“四季歌”,可謂春賞花、夏避暑、秋觀景、冬滑雪。
季季有特色,處處有驚喜,期待恩施旅游爆發更強勁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