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利名宇米業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企業產品。通訊員供圖
監利市稅務局稅務人員考察名宇米業生產線。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顧國騰 鄒燕 郭東霞)“在我們品牌走向全國的過程中,‘稅力量’讓我們如虎添翼!”近日凌晨,一輛輛裝載糧食的貨車從倉庫駛出,奔向全國25家線下糧食銷售店,讓監利名宇米業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李先生感觸頗深。
監利名宇米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北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主要從事大米產業化開發,企業總資產達8千多萬元。在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公布的全國放心糧油示范工程第十批示范企業名單中,監利市名宇米業股份有限公司入選全國放心糧油工程示范加工企業。2021年,其大米類產品“稼家禾”品牌入選“荊楚好糧油”。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稅收政策的支持,這是我創業以來的切實感受。”該企業財務負責人李先生表示,自成立以來,公司享受了農、林、牧、漁項目企業所得稅免征、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所得稅減征等多項稅收優惠政策。去年年底還享受了緩繳稅費8000余元,雖然優惠數額不大,但讓我們感受到黨和國家惠企政策的溫暖,堅定了我們扎根家鄉、持續發展的信心。
作為糧食生產加工企業,新技術的研發至關重要。監利市名宇米業股份有限公司與長江大學作物富硒應用技術研究所合作,取得“一種高含硒量精米水稻品種及資源的篩選方法”和“一種水稻抗瘟病育種材料的鑒定方法”的發明創造專利,并被監利政府授予“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科普示范基地”榮譽。
但是,農業科技研發周期長,經濟效益低,導致資金周轉困難,企業發展曾一度陷入困境。得知實際情況后,監利市稅務部門立即上門輔導稅費優惠政策,并幫助企業申請“銀稅貸”。“我們憑借良好的納稅信用申請到了100萬貸款,極大地緩解了資金壓力。”李先生說道。
農業發展起來了,最受益的還是農民。該企業實施“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貧困戶”的農業產業化模式,先后投入1000多萬元推動農業產業扶貧,在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也開創了產業扶貧的新路徑。“自名宇米業生產基地建設以來,我在家門口就可以就業,既方便照顧家人,總收入還不比在外打工低,我很滿足!”家住監利市汪橋鎮欣陽村8組的鄒先生說道。
監利是農業發展大縣,近年來,為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監利市稅務局針對涉農企業,實施“項目管家”制度,對符合優惠條件的涉農納稅人,安排專人輔導跟蹤其優惠申報情況,同時上門問需問計紓困解難,為企業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納稅服務,讓稅收優惠落實落地。下一步,監利市稅務局將持續開展“鄉村振興稅法行”,發布涉農政策指引,建立“鄉鎮網格員”制度,把稅收服務觸角向農業、農村、農民延伸,為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貢獻稅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