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首席記者 曹磊
通訊員 周小平
愛吃蒜薹的市民,可能還記得春節前一斤賣到45元的“天價”。兩個月過去,現在口感更好的本地新鮮蒜薹上市,價格已驟然降至每斤最高不到10元,降幅達到近八成。
業內人士稱,近年來武漢本地蒜薹的種植面積在不斷擴大,進入春季的時令采摘季后,本地蒜薹的跌價空間還會繼續擴大。
曾經“貴上熱搜”的蒜薹降價近八成
3月28日上午,漢陽七里廟附近一家生鮮市場里,不少攤位上擺著新鮮蒜薹并特別標上“本地”的標識。有的商販還將這些蒜薹按照長、中、短分三個等級分別擺放售賣,價格也不一樣。最長的11元一斤,中等的8元一斤,短的5元一斤。
“最貴的時候45元一斤,現在跌到了9元多一斤,很劃算了。”一位攤主吆喝著說,過年買一把蒜薹炒一盤,至少要40元上下,現在只要幾元錢:“有了本地的新蒜薹,價錢跌得非常快。”
買了兩把長蒜薹的潘阿姨說,過年時買一斤蒜薹45元,年后降到了38元,這才過一個月,就變成了10元上下,對于喜歡吃蒜薹的人來說還是蠻劃算的。
隨后,極目新聞記者又來到漢口江漢三路的一家菜市場。這里的蒜薹最高10元一斤,最便宜的只要4元一斤。還有攤主論“把”來買,足夠炒一盤的一把蒜薹只要5元,選購的市民還真不少。
本地新蒜薹種植面積擴大供應趨穩
探訪中,一位攤主介紹,從1月底到3月初,市場上的蒜薹基本都是外地貨,所以價格一直居高不下。這幾天武漢本地新蒜薹開始大量上市,外地蒜薹因為市場競爭加大也跟著明顯跌價,降幅還比較大。
來自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的監測數據顯示,3月1日蒜薹批發均價還高達10元一斤,隨著本地蒜薹的大量進入市場,批發均價最低曾低至每斤4.5元,隨后出現了上下浮動,3月28日的均價也只要6元左右。
市場里一位經營外地蒜薹的批發商介紹,3月以前市場上以山東等地的新鮮貨為主,進入中旬以后,本地蒜苗的進場量明顯增加,大幅壓低了出場價:“對于批發環節來說,一斤下降了幾元,幅度非常大了。”
此外,有集貿市場的經營者也透露,目前零售終端很多商販在3月中旬價格很低時大量采購了新鮮蒜薹,現在庫存也比較多,價格卻還在往下走,都急著出貨,價格也越來越便宜。
蒜薹身價相差兩倍多,這樣選會更鮮嫩
武漢現代農業教育中心蔬菜專家介紹,武漢并不屬于國內種植大蒜及蒜薹的主要專業產區。目前在六個新城區還沒有形成比較明顯的規模種植,大多是零星種植。不過,根據近年來蒜薹在武漢蔬菜市場上的表現,市民的購買率一直居高不下。因此,武漢本地不少蔬菜種植企業和專業大戶開始瞄準這一商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種植蒜薹,這一品種的種植面積也呈現逐年擴大的趨勢。
對于蒜薹市場價從每斤45元高位大幅回落的現象,業內人士稱,本地新鮮蒜薹逐漸大量上市對市場形成沖擊的效應還在延續:“現在的蒜薹不用像之前那樣需要經過長途跋涉的多天儲運,而是直接從遠城區的田間地頭送到市場,最快只需要1.5小時,現在便宜下來也是正常的市場調節。”
同時,專家還預計,在外地新蒜薹依舊源源不斷涌向武漢市場的情況下,后期蒜薹還會有比較大的下跌空間,市民采購會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