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胡長幸
視頻剪輯 胡長幸
實習生 沈逸飛
通訊員 張雅麗 石萌 張棋
3月29日晚,武漢市東湖高新區九峰街同安里社區二樓活動室亮起了燈,十多位社區中老年居民聚在一起,在社區手工達人向明月的指導下,一起編織手工包。他們做編織,不僅僅圖一個老有所樂,而是還有一個暖心的計劃,就是為社區下一步準備開展公益市集活動籌集義賣物品,所得資金將用于扶助社區困難群體。
早在1月20日,家住同安里3棟的居民向明月帶著自己編織的包包參加了社區開放日的活動。社區工作人員得知,她對手工編織很喜歡,自己跟著視頻教程自學,一個星期左右就能編出一兩個漂亮的手提包,還教會了社區里其它幾位居民。一想到社區里的老年學堂平臺,準備邀請居民參加手工編織學堂活動,缺一個能手做指導,工作人員就邀請她當老師。
老師有了,學生怎么辦?社區之前已經邀請有興趣的居民加入社區老年學堂微信群。編織活動信息一發出,10個名額一下午就報滿了,參與者中最年長的,有71歲。
活動開始后,兩人一組合作開始盤線,將扎成一捆的線變成一個線團,方便取用。
“我們先在轉角的位置定個位,上下各五格,找到下一個點,然后兩點連一線,第一個小方塊下面9格,上面15格……”在向明月的指導下,學員紛紛開始了自己的嘗試。學得比較快的,已經可以跟身邊人分享經驗了。還不會起針的,繼續認真地看老師的示范講解,大家都學得津津有味。社工招呼了幾次下課,他們都不舍得放下針線。
參與編織學堂的居民踴躍積極,除了活動能夠豐富生活、增進交流之外,還有一個讓他們都認同的目的:就是完成的作品由社區先保管,之后進行愛心義賣,所得放入社區老年公益基金池。
同安里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包括手工編織包在內,社區老年學堂活動中完成的手工作品,都計劃送到今后舉行的公益市集上,義賣所得用來幫助社區有需要的困難老人。這也是社區以老年學堂為依托,讓老人們老有所為、鄰里互助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