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靳勇、熊丹青)3月31日,筆者在政協襄陽市委員會獲悉,本月開始,襄陽市政協各專門委員會收到了一份“提案協商推進任務分解表”,襄陽市政協將十五屆一次會議以來經審查立案和并案后交由承辦單位辦理的382件提案分解至各專門委員會進行對口協商推進。
辦前了解辦理工作思路,辦中掌握辦理工作進度,辦后對辦理工作情況進行跟蹤問效……通過對口協商,各專門委員會將化身部門的“店小二”、委員與部門的“聯絡員”,通過搭建提辦雙方溝通交流平臺,及時關注提辦雙方需求和辦理中遇到的堵點、難點問題,加強協調、跟蹤服務,形成辦理工作的強大合力。
提案工作是政協工作中一項基礎性、支撐性、平臺性的工作,也是政協工作的總抓手,與政協的三大職能深度融合、有機統一。各專委會對口協商推進提案辦理,只是十五屆市政協創新提案協商“面對面”品牌的一個小小縮影。
今年以來,襄陽市政協不斷深化提案協商“面對面”品牌內涵,通過培訓引導、示范帶動,進一步減量提質,確保提出黨政所需、群眾所盼、自身所長的好提案;通過協商互動、面對面溝通,進一步提升辦理質量,確保辦出實效、辦出共識、辦出滿意。
工夫在事前,提前謀劃確保減量提質
換屆之年,如何保證新任委員的提案選題選在關鍵處,建議提到重點上?襄陽市政協提案委員會提前謀劃,通過廣泛征集選、委員自主選、集體謀劃選,在選題確立上嚴把質量關。
2021年12月,一份包含五大類115條提案選題的參考目錄被發放到每一位十五屆市政協委員和政協各參加單位處。這份參考目錄是市政協提案委歷經數月,通過部門座談交流、在政協網站發布征集函、與12345政府熱線聯系,在詳細了解黨委政府要求、部門需求、群眾訴求后,從200余條提案線索中精選出的提案參考選題,以便引導委員緊扣中心、選好題目、提好提案。同時,把策劃集體提案作為提高提案質量的重中之重,引導市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委員活動組,主動謀劃、深入策劃,打造精品提案和集體提案。
全會期間,襄陽市政協優化了提案審查立案機制,堅持與市委辦、市政府辦聯合初審,與承辦單位協商會審,組織專家專題評審,提案委員會終審。全會之后,市政協加大了對同類提案歸并力度,在提案交辦前,對選題相似、內容相近的提案,在與委員充分溝通協商的基礎上進行并案,減少交辦數量,提升提案質量,減輕部門辦理壓力。
通過提前謀劃、嚴把質量,本次全會呈現出提案質量高、委員參與度高、集體提案比重高的三“高”特點。委員們緊緊圍繞加快建設美麗襄陽、率先實現綠色崛起的奮斗目標,精準聚焦項目化、工程化、具體化推進“五城共建”的重大問題,精準聚焦2022年市政府“十個全力以赴”的重點工作,為發展獻策、為民生建言。提案站位有高度、視野有寬度、調研有深度、文字有溫度,審查立案455件,立案率81.40%,立案率比十四屆五次會議的平均立案率74.40%高出7個百分點。同時,本次會議期間提案總數同比增加7.7個百分點,這在換屆之年非常難得。此外,市級各民主黨派、政協各參加單位提前安排部署,精心策劃和培育集體提案,征集數量達到132件,立案總數115件,集體提案立案率達87%,占提案總數的四分之一,提案結構不斷優化。
辦理在實處,加強協商確保高效推進
把黨委的決策部署貫徹下去,把百姓智慧凝聚起來,這一上一下之間,正是提案工作和政協履職走深走實的具體體現。如何確保提案辦出共識、辦出實效?襄陽市政協通過加大“面對面”的協商溝通,讓好提案辦出好效果。
1月18日,襄陽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襄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政協襄陽市委員會辦公室聯合下發了《關于交辦市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的通知》,要求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和市直有關部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辦理責任,加強溝通聯系,提高辦理實效,嚴格辦理時限,認真做好答復,加強督促檢查,總結辦理情況。同時,市政協對市級領導領辦的重點提案,提請市委督查室、市政府政務督查室及時加強重點提案辦理協調、督促和檢查工作,促進重點提案的辦理落實。
為了強化辦理效果,襄陽市政協還將聯合市委辦、政府辦采取實地走訪和分片座談會等方式,加強協商、聯合督辦。以集體提案為抓手,分場次邀請各民主黨派和部門參加,互通推進情況。辦前組織部門與各集體提案單位對提案進行溝通,了解提案辦理真實意圖;辦中組織集體提案單位參與提案辦理過程;辦后邀請提案人到辦理現場實地察看辦理效果,推動提案的落實率和滿意度的提升。
襄陽市政協各專門委員會根據所聯系部門的實際,對聯系部門的提案辦理情況通過調研、視察、專題協商等形式進行協商推進,促進提案者與部門辦理工作中凝聚共識。此外,市政協還將選擇一批委員關注度高、社會影響面廣的提案開展提案辦理效果觀摩活動。政協搭建平臺,分別在辦中、辦后邀請部分提案者和辦理單位,集中開展提案辦理效果現場觀摩。
同時,實行“雙回訪”督辦。9月至10月,按照承辦單位提案答復意見,選擇一些群眾關注、反映強烈、影響面大的提案,部門在答復件上明確已落實的,組織提案者到辦理現場查看辦理效果,同時根據委員反映的情況進一步組織委員進行暗訪,了解辦理推進情況。
公道在人心,五重評估確保真正滿意
提案“回娘家”、提案“被滿意”……如何避免這些提案辦理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讓提案真正成為推動工作、解決問題的載體,成為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的紐帶?市政協打出組合拳,用部門自評、專委會評、提案人評、社會評、“三辦”聯合評的五重評估方式,確保提案效果真滿意。
部門辦理結束后,根據提案辦理相關要求,自行打分評估;市政協各專門委員會依據協商推進提案辦理情況,進行打分評價;提案人依據部門給出的辦理結果,評判是否滿意;邀請群眾代表、社區干部、辦事處干部對已辦理落實的提案,進行打分評估;市委辦、市政府辦、市政協辦綜合考評各項指標,最終做出評估……本著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市政協將通過五重評估,對提案辦理質量進行客觀、全面評價,引入大眾參與提案工作,促進承辦單位加強和改進辦理工作,使提案建議能更好地得到落實,進一步調動承辦單位辦理提案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襄陽市政協還不斷深化“互聯網+”履職平臺運用,用實用活提案管理系統,提升提案網上提、審、立、交、辦、督、答、評全過程閉環管理,對委員網上提交的提案、反饋的意見及時處理,延伸委員履職空間。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和網絡作用,大力宣傳政協委員運用提案參政議政的典型事例,宣傳高質量提案的形成過程、主要內容和辦理成效,不斷擴大政協提案及提案工作的影響。深化提案辦理質量評價結果運用,作為考核評定承辦單位年度提案辦理情況和“雙十佳”評選推薦的重要依據,進一步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形成比學趕超的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