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林琳 通訊員 劉姍姍)75歲老人經常頭暈,最近夾菜老是掉,到醫院一查竟是腦中風,而病根卻出在脖子上,左側頸內動脈堵塞達90%。經過卒中中心MDT團隊討論后,最終由神經外科專家為老人實施了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成功清除堵塞血管的斑塊。
神經外科醫生在為患者實施手術。通訊員供圖
家住漢口的楊爹爹今年75歲,近一年來,他時不時地出現頭暈的癥狀,本以為休息下就好了,但反復頭暈仍不見緩解。幾天前,楊爹爹突然感覺右手、右腳使不上勁,走路不穩,拿筷子夾不住菜,甚至連喝水的杯子都握不住,家人意識到情況不對勁后,趕緊將他送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就診。
神經內科主任經屏詳細詢問病史了解到老人右側肢體活動稍差,初步判斷是腦中風,進一步腦血管造影檢查揪出了病根,其雙側頸內動脈狹窄,其中左側頸內動脈狹窄程度嚴重,達到90%左右,隨時有完全閉塞的風險,必須盡快手術將堵塞的血管疏通。該院卒中中心團隊共同討論后,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最后決定采取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為其進行治療。
經過充分的術前評估,神經外科馬釗醫生為楊爹爹實施了左側頸動脈內膜剝脫術,術中探查發現,患者頸動脈內有大量鈣化硬質斑塊,醫生在顯微鏡下仔細剝離,順利將厚厚的、堅硬鈣化的斑塊完全清除,原本重度狹窄的頸動脈重新恢復了通暢血流。手術后,楊爹爹恢復良好,頭暈和右側肢體乏力癥狀基本消失。
該院神經外科主任李俊介紹,頸動脈是大腦供血的主要血管,當頸動脈出現粥樣硬化,隨著斑塊一點點增大,最終導致頸動脈出現狹窄、堵塞,腦部會因為長時間缺血而出現腦梗。腦中風看似病在腦部,但實際上約半數中風都與頸動脈狹窄有關。
據了解,為規范頸動脈疾病的治療,武漢市中心醫院開設了頸動脈狹窄MDT門診。專家提醒,當患者突然出現頭昏、目眩、暈厥,或者眼前發黑、尤其是一側眼睛暫時性發黑,一側肢體麻木無力、說話不清等癥狀時,應引起重視,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及吸煙人群等,都是頸動脈狹窄的高危人群,除了積極控制危險因素外,平時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飲食清淡、適當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