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張君)相距13天,湖北云夢鄭家湖墓地再獲殊榮,入選于3月31日在北京公布的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3月18日,該項目入選了2021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專家認為,該考古發現活化了秦漢帝國大一統進程中重要節點的歷史場景,為研究戰國晚期至漢初中華多民族統一國家形成的歷史進程及其背后所反映的國家認同提供了典型個案。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由國家文物局主管,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2021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社科院考古所等單位承辦。
據介紹,鄭家湖墓地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考古發掘了一批中華文明瑰寶,包括珍貴的文字材料、罕見葬具木板畫和大量精美漆器等。其中,M274墓出土長文觚,被專家稱為“中華第一長文觚”,是研究當時政治、思想的珍貴文本。
項目負責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羅運兵介紹,該墓地在分區上有秦人墓地與楚人墓地之別,但在隨葬品、棺槨結構等方面,秦人既保留了自己的喪葬習俗,又吸收了楚人的某些特點,反映秦的勢力到達這里后與楚的融合。
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點評專家、中國考古學會秦漢考古專委會主任白云翔認為,云夢是秦人統一南方的重要據點,鄭家湖墓地考古發現生動展示了秦文化與楚文化逐漸融合、統一于漢文化并匯入中華文明的歷史過程,可以說是多民族統一國家形成過程的一個縮影。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在點評時稱,鄭家湖墓地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并不完全因其出土的文物精美,更重要的是,它是秦占領楚之后大一統國家形成過程中的一個真實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