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縣委書記劉軍率隊到山界回族鄉、北山鎮、周旺鎮、灘頭鎮、巖口鎮督導“6+3”重點工作。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楊方且,副縣長賀海飛參加。
劉軍一行首先來到山界回族鄉落馬井村和老屋村,現場察看了機耕道硬化情況,詳細詢問工程項目的成本投入和村級集體經濟預計收入狀況,了解今年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劉軍指出,要加大土地流轉,引進龍頭企業、鄉賢參與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發展百合、甘蔗等特色產業,穩扎穩打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在北山鎮易洋村和大院村,劉軍考察了“八仙潭”旅游項目,了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劉軍鼓勵他們開動腦筋,整合資源,抓住機遇,嚴守生態紅線,堅持保護與開發并重,推進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要做好土地流轉大文章,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的帶動作用,以“一村一品”為發展思路,著力打造品牌效應,確保村級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讓合作社有收益、老百姓有錢賺。在大院村,劉軍還發現一處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現場進行了交辦。
在周旺鎮車塘鋪村和清水村,劉軍認真了解項目建設、勞務輸出、服務創收、光伏發電等方面工作落實情況。劉軍指出,要結合本地實際,把發展項目選準選好,進一步梳理規劃好四大板塊的工作,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新機制、新路子、新舉措。
劉軍一行還實地考察了灘頭鎮坦聯村、白居村,巖口鎮三角村、石坳村的項目建設、春耕生產等工作。劉軍指出,要深刻理解“五個振興”內涵,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提煉總結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鄉鎮黨委政府要加大對村級的工作指導,強化村“兩委”干部的責任意識。要摸索和創新機制,因地制宜引入優質產業項目,打好“特色牌”。要充分運用好市場的力量,引進專業人才和有實力的投資者,集中精力把項目辦好、辦成功,切實改善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條件。要運用好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用于再生產和助學、助教、助困,形成良性循環,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劉軍強調,要堅決落實清明期間的疫情防控工作和安全生產責任,重點關注外地返隆人員的排查管控,宣傳引導其嚴格遵守防控規定,做到不聚集、不扎堆。要深入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組織對學校、重要路段開展路面檢查,重拳出擊三輪車、農用車等“黑車”的非法載客行為,維護良好的交通秩序和交通環境。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認真摸排危險水域,制定整治措施,預防溺水事故的發生。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任務、強化責任擔當,全力做好安全生產、道路交通安全、防溺水、禁毒、反電詐、信訪維穩、疫情防控、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春耕生產等各項重點工作。
劉軍一行還檢查了疫情防控道路交通檢查站。劉軍要求,要做好信息登記,做到不漏登不錯登,嚴格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守護好全縣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時,希望工作人員注意勞逸結合,注意自身安全,并落實好自我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