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彭小萍、通訊員李佳)打開手機,就能遠程控制香菇大棚里的溫濕度、卷簾通風……日前,洪山鎮寺山居委會信達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香菇標準化規模化種植基地,搭上了“智慧農業”的快車,農戶只需動動手指,就能實現智能化種植“一鍵掌控”。
“你看,一鍵就能實現自動噴水、自動通風、自動補光,比以前方便多了。”當天,洪山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副主任王家保像往常一樣,來到該基地開展技術服務,在大棚里轉了幾圈,與正在通過手機監測香菇大棚的高桂寶攀談起來,聊起智能化香菇種植的好處。
作為合作社負責人,高桂寶一個人一部手機就可以管理基地多座香菇大棚。基地去年建成后,共種植香菇22萬袋,年產鮮菇44萬斤,新增產值211萬元,帶動70余人就近就業。
種香菇種出好日子,摘香菇摘出奔頭來。村民汪紅秀說:“去年10月,我就到基地來干活,主要是裝袋、打孔、采菇等,一個月能干20來天,收入2000多元。”
炎帝故里地,隨縣香菇香。隨縣作為“隨州香菇”品牌的主產地,高桂寶所在的基地只是隨縣現代化種植基地的一個縮影。隨縣農業農村局和隨縣產業發展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隨縣在香菇種植上不斷提檔升級,已經新建智能化、規模化、標準化香菇種植基地12個,香菇種植水平不斷提升,菇農收入水平穩步提高,隨縣香菇產業已成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鄉村振興的優選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