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連日細雨綠漸濃,4月1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武漢植物園看到,園內滿眼新綠,一片明媚芳菲。這個清明假期,武漢植物園準備了文旅和科普活動大禮包,live音樂會、花花游園會、手繪春天,多項文旅活動讓游客體驗詩意清明;做青團、染五色飯,觀鳥識蟲放紙鳶,沉浸式感受清明時節的自然饋贈。
百花中體驗春光爛漫
80萬株郁金香、洋水仙、風信子,葡萄風信子顏值正盛,它們以玩轉色彩的巧手,構成一幅色彩繁茂的畫卷。
清明期間,武漢植物園內3000株牡丹將全部盛放,郁郁清香,繁麗動人。湖北本土保康牡丹如霞似雪,馨香襲人,還有‘寒櫻獅子’‘島錦’‘富貴滿堂’等清香四溢,風姿綽約,盡顯牡丹的“國色天香”。牡丹以黃、綠、黑三種色系最為名貴,尤其是黃牡丹更是花中極品。從法國、美國引進的九種黃牡丹將一展牡丹的姿容絕艷。墨色牡丹‘墨龍爭輝’、‘珠光墨潤’以一抹驚艷的綢緞黑華貴至極。
在杜鵑專類園,5萬株亞高山杜鵑嫣紅點點,初放春光,欲與群花爭艷。鹿角杜鵑、映山紅、滿山紅、東洋杜鵑等嫣然秀致,一片霞錦。紅、白、粉、紫、綠各色杜鵑盡展盎然春意。今年武漢植物園引種了刺毛杜鵑、嶺南杜鵑、山麓杜鵑等杜鵑野生種,在其他地方難得一見,還新增了‘火烈鳥’‘仙鶴’等杜鵑新優園藝品種,增加了更多看點。
櫻櫻櫻、粉粉粉,春日的浪漫限定色,在武漢植物園也隨處可見。菊花桃、紅白花桃、垂枝桃開出緋紅一片,如少女含羞,明媚動人。粉色系的垂絲海棠,花梗細長、花朵低垂,隨風搖曳,有著浪漫自在的風情。
循著物候探野趣清明
艾草、薺菜、桃花,這些植物為什么被稱為是清明節的節令植物?
婆婆納、紫堇、二月蘭、蒲公英,這些盛開在清明時節的小野花,你認識嗎?
做青團、放紙鳶、植物染五色飯,這些清明的習俗你知道嗎?
鳥蟲出,萬物醒,面對自然中的小精靈,如何開展自然觀察?
清明假期,武漢植物園準備了做青團、放紙鳶、染五色飯、觀鳥識蟲、造紙攀樹等多種自然教育活動。親子家庭可以跟隨科普老師,沉浸式體驗自然之美、節氣之意。
以上自然教育活動需提前報名,公眾可以關注武漢植物園官方微信公眾號“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了解詳情。
此外,假日期間,武漢植物園將連續舉辦六場春日狂想Live音樂會,在浪漫花海中奏響春之樂章,致敬春日的美好,提醒人們不負韶華。
小丑巡游、憤怒的小鳥彈弓挑戰賽、歡樂套圈圈……專業彩繪大師將現場為游客免費繪制荷蘭元素及春季花卉臉繪。
武漢植物園還將征集小朋友DIY荷蘭風車、繪制郁金香油畫,在擁有油畫氣質的郁金香花田中“郁”見美好,與自然“對畫”純真童年。
疫情防控不放松。武漢植物園提醒,游客出行前需提前在“游湖北”小程序上進行預約,入園時做到口罩必戴、體溫必測、健康碼必掃、大數據行程碼必出示。游玩時做到不扎堆、不聚集,保持社交距離。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文俊 通訊員 陳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