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張泉)4月1日,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省市縣三級聯動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鐘祥市、英山縣、孝感市孝南區、十堰市鄖陽區、廣水市和黃石鐵山區作為2021年度6個進位最明顯縣市區,先后介紹優化營商環境的“首創”實踐與成效。
鐘祥市負責人講述了由3個故事引出的三項舉措:
一句埋怨催生“網上中介超市”。2020年11月,一家企業負責人吐槽:“資料背了十幾斤、往來跑了十幾趟、費用花了幾十萬、時間耗了幾十天,多快好省跑項目,幾時才能成現實……”2021年8月,鐘祥開通全省首家縣級網上中介超市,短短半年就吸引274家中介服務機構入駐。
一個調侃造就“一站式辦稅服務”。辦稅大廳剛進駐政務服務大廳時,經常出現排長隊情況。市場主體調侃:“說的是辦稅一條龍,其實是排隊一條龍!”去年9月,鐘祥市將“智慧導稅、智慧辦稅、智慧交互、智慧監管”融為一體,企業辦稅五、六分鐘就可辦完。
一起官司產生“民商事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去年4月,一位家庭農場主發生交通糾紛,因對調解結果不滿意,最后演變成打官司。去年7月鐘祥整合政法、信訪、法院等15個部門力量,建成了一個平臺受理、一個流程辦理、一套制度管理、一切資源共享的涉企民商事服務大廳,調解率大幅提升。
英山縣設立免費“幫代辦”窗口,變“企業跑腿”為“干部跑腿”;設置軍人退役一件事、水電氣網聯動報裝等主題事項“一事聯辦”;全面推行“不見面”辦事,縣級網辦率達到98.7%;建立“好差評”服務評價機制,推動“找領導”向“找市場”、“找門路”向“找政策”、“找靠山”向“找法治”轉變。
孝南區介紹了變局部作戰為全員會戰、變多頭受理為一站服務、變示范創建為地方特色、變要我服務為我要服務“四變”工作法。鄖陽區介紹了審批提速、靶向施策、摒棄陋習三大舉措優化營商環境的經驗。廣水市介紹了打造優化營商環境“1234”工作模式。鐵山區介紹了探索開工建設“零審批”、中介服務“零收費”、監管服務“零縫隙”、竣工驗收“零跑腿”“四零”改革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