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走進襄陽市襄州區程河鎮曹河村,一幅美麗鄉村畫卷鋪展開來,一條條黑柏油路干凈整潔,一面面文化墻寓意生動,一家家房前屋后綠樹成蔭,寬闊的村委會大院里,各類健身器材應有盡有……村民曹麗娟說,每天清晨和傍晚,大家常來這里鍛煉、拉家常。村組干部們也在此和鄉親們交流,講政策知識、說文明新風、談生產生活。
曹河村從昔日貧困村蝶變為“福滿倉”的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得益于探索出了一條“黨建引領、支部主導、黨員帶頭、村民參與、鄉賢助力”的鄉村善治之路。
黨建引領,繪就靚麗底色。“咱村曹書記是個實誠人,他的‘四做’做到大家心坎上了。”曹河村3組的劉榮金住在村委會旁,87歲的他很健談。他口中的曹書記名叫曹華成,連續兩屆滿票當選。上任后,以“用腦做對事、用心做好事、用情做實事、用力做完事”的“四做”舉措贏得村民們的高度認可。
因地制宜,實現強村富民。鄉村振興,產業是根本。產業興帶動了鄉村興、百姓富。自2018年以來,曹河村按照“村村有新興產業、戶戶有致富項目”要求,堅持把主導產業做強、把特色產業做大,拉長產業鏈條,拓寬增收渠道。通過大力推進規模化、標準化種植養殖,創建各類農業合作社,提升農副產品附加值,逐步壯大村集體經濟。
村民收入增加后,改善村莊環境成為“讓全村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最緊迫的事。曹河村先后投入資金300多萬元對村莊環境進行整治,涵蓋綠化、亮化、道路硬化、雨污管網及污水處理、衛生改廁、溝塘清淤等基礎設施提升建設,昔日的小鄉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生態文明村。村民們認為修建村標能夠增強對村集體的認同感、歸屬感。村委會將決定權交給村民,由村民全程參與設計施工,并自行在村內發起募捐,465人共捐款156100元。
創新治理,打造和諧鄉風。針對薄養厚葬、攀比炫富、濫辦酒席等問題,曹河村采用一紙約定,村民集體簽字摁上紅手印,摒棄了紅白喜事燃放煙花爆竹等陋習,成為襄州區第一個禁鞭村。通過制定村規民約、村民道德公約等自律規范,推動移風易俗,變村莊“管理”為全民“治理”。
近年來,曹河村圍繞鄉風文明這一文化核心,先后發展了廣場舞隊、腰鼓隊、演唱隊等多支文體隊伍,建設了百姓大舞臺,形成文化隊伍強、文化活動多、文化氛圍濃的文化小康體系,致力于筑強農村精神陣地、提升村域文化程度、豐富鄉土文化譜系。
如今,行走在曹河村,一縷縷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