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夏永輝、通訊員申暉、江偉兵)3月28日,谷城縣城關鎮茶庵村南河岸邊,水面波光粼粼,水質清澈見底。地表水斷面的監測數據顯示,蜿蜒注入漢江的南河水質,穩定在一類水平。
“國家生態環境部從2019年起,向社會發布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情況?!毕尻柺猩鷳B環境局局長蔡金海介紹,截至目前,漢江襄陽段水質一直保持在二類水平,部分支流如南河瑪瑙觀、沮河馬渡河、漳河康家河等斷面,呈現出一類向好指標。
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在襄陽段全長195公里,是500多萬襄陽人的“母親河”。近年來,襄陽市委市政府把修復漢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多措并舉筑起綠色屏障。
針對漢江沿岸1公里范圍內的化工企業,襄陽市級財政每年拿出6000萬元,制訂“一企一策”方案,對21家企業實施關停遷轉,將化工企業對漢江的污染風險和對周邊居民的安全隱患降至最低。至去年,提前超額完成了搬遷任務。
針對城市內的黑臭水體,襄陽市堅持清淤、清漂、清草,定期監測企業排污口水質,同時結合城市防汛排澇工作,加快積水點改造和排澇泵站建設,降低溢流污染。目前,月亮灣內湖等4處納入全國整治監管的黑臭水體,均已實現全線截污,消除了黑臭。經國家住建部確認,正式通過長治久清評估。
治理的同時,襄陽市加強水源地保護治理,推進岸線清理修復,深入實施漢江兩岸造林綠化行動。近三年來,該市完成人工造林50多萬畝,治理沙化土地16萬畝。至2021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提升至45.96%。
此外,襄陽市還大力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整治、企業非法排污整治、固體廢物治理、城鄉生活污水及垃圾處理等專項行動,所有建制鎮實現了污水處理廠管網全覆蓋,90%以上行政村垃圾得到了有效收集、轉運和處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記者在樊城區月亮灣襄陽漢江國家濕地公園看到,碧波翠柳之間,以往很少見的鳳頭??,也在水中游弋覓食。公園負責人介紹,此鳥對環境很挑剔,但近年來越來越多,有的已經開始筑巢繁育。
襄陽市還提出,繼續鞏固提升漢江生態環境,建立比較完善的漢江入河排污口監管長效機制,力爭到2025年城市和縣城污水處理能力滿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規劃完成營造林100萬畝,將森林覆蓋率再提升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