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祎 通訊員 宋萍 趙靜 王婷婷
當前,機場、火車站仍是人員聚集和流動的最主要集散地,也是外省來鄂人員最集中的通道。面對疫情防控新形勢,全省機場、火車站根據客流變化進一步調整完善防控措施,堅決防止病毒入鄂。
到站快速疏散,避免人群聚集
4月3日上午,漢口火車站人流稀疏,站前廣場滾動提醒旅客“戴好口罩”。工作人員堅守崗位,做好旅客進站掃碼、安檢、紅外線測溫監測等工作。
漢口火車站預計,受當前部分列車停運、部分地區出現疫情等因素影響,當日發送客流約4.7萬人次,較平日大幅下降,這表明假期公眾跨城市出行意愿不強。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一些原本打算回老家探親或者外出旅游的市民選擇了留在武漢,就近出游或者居家休息。
在漢口站出站口,區分為省內、省外和重點地區到達旅客通道,進行分類出站。記者看到,身著白色防護服的工作人員也有所增加,幫助旅客到達后盡快疏散,避免過長時間聚集。由于車次減少,在夜間漢口火車站閉站期間,車站會進行全方位消殺,到凌晨四點多再重新啟用,努力為廣大旅客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候乘環境。
當日上午,在武漢火車站,防疫人員及時排查出一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無癥狀感染者,有力阻止了病毒的擴散傳播。目前,在武昌火車站,車站提高進出站口、候車座椅、電梯扶手、門把手、閘機等重點部位消毒頻次,確保旅客出行安全。
旅途中,襄陽客運段的乘務員在動車上每隔3小時對旅客開展體溫抽測,在普速客車上每隔6小時開展一次體溫抽測,抽測率不低于現員20%。對未按規范佩戴口罩的旅客及時提醒,對需要的旅客提供免費口罩。該段加強車內消毒,按照疫情日常消毒比例,各乘務班組對車廂洗臉間、門把手、扶手等旅客經常觸碰的公共設施定時消毒。對于執行途經中高風險地區的班組,返回后全員要完成一次核酸檢測,堅決防止疫情傳播。
到達旅客要進行落地核酸采樣
當前,全省民航業在做好飛行安全保障的情況下,繼續扎實有效做好疫情防控,省內七家民用運輸機場均有落地核酸采樣措施,但各機場針對人群略有差異。
4月3日下午,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進出有序,進出人員嚴格執行掃碼測溫,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旅客按照屬地政策進行相應管控。
湖北機場集團介紹,武漢天河機場目前在航站樓內出發及到達區域、衛生間出入口、電梯內外、自助設備等旅客使用頻繁的位置均設有無接觸式手部消毒器。同時,天河機場探索推出智能消殺系統,在負一層使用無接觸式電梯按鈕,從根本上減少旅客對病毒、細菌交叉感染機率。
在省內客流最大的支線機場宜昌三峽機場,所有到達旅客均要進行落地核酸采樣。從4月3日起,這里還增加了旅客抗原檢測,并且設置專門區域用于中高風險地區來宜航班整機流調工作,還成立了10人流調專班輪流值守,加快了流調速度,減少了旅客聚集風險。
不僅如此,宜昌三峽機場還將員工核酸檢測頻次由三天一檢改變為兩天一檢,重點崗位人員每天檢測,每日在工作區域開展消殺不低于四次,對于旅客頻繁到達場所或接觸物品,消殺不超過2小時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