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張倩倩、通訊員張文婧)“天下黃姓一家親,萬派朝宗江夏黃”——江夏是兩岸黃姓裔孫公認的總郡望和發祥地。4月2日,武漢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武漢江夏文化研究會在江夏舉辦了以“同懷先賢 共話鄉誼”為主題的兩岸黃氏宗親清明祭祖活動,吸引不少在鄂黃姓臺青參與。
當天上午9點半,參與人員來到江夏黃大宗祠舉辦祭祖活動,隨后乘車前往黃歇墓參觀拜訪。“兩岸黃姓同根同源,文化、信仰、宗譜、家訓相通,有著不可分割的親情聯系,特別是2007年宗祠重修后,各地黃氏臺胞陸續尋根而至,讓兩岸同胞交流更加緊密。”現場,武漢江夏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黃繼東講述了江夏黃姓起源、傳承與發展。
據他介紹,“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近期也來此參觀考察,并在黃歇銅像前,親筆題寫了“勤勞堅毅,團結奮進,江夏文化,祖德傳芳”的匾額,以激勵黃氏后代繼續傳承優良家風。
“在這里,我能感受到兩岸黃氏血脈相連,同根同源一家親的氛圍,非常感動!”29歲的臺灣苗栗人黃世成表示,他非常認同江夏文化,原本在宜昌忙于創業,得知此次活動,他專程趕到武漢參加。
“終于在江夏尋到了根!”在武漢從事冰球教學工作的臺青黃緯纮說,他自小受父親影響,有著濃厚的“江夏”情節,來漢創業后發現黃氏祖地就在江夏。這次前來祭拜黃氏先祖,他非常激動、喜悅,期待疫情之后能帶上臺灣的親朋好友一同來尋根祭祖。
據了解,黃姓得姓于中原的古黃國,大昌于古江夏郡,而后隨著時代變遷,不斷向四面八方遷徙。黃姓是臺灣的第三大姓氏,臺灣2300多萬人口中有150多萬黃姓。江夏區因本身就是古江夏郡的核心部分,千年來延用“江夏”這一名稱,成為世界各地、特別是海峽兩岸黃姓人心目中的文化歸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