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龍華 通訊員 周鵬
近期,我國多地多點發生本土聚集性疫情,主要為奧密克戎變異株,具有傳播快、隱秘性強的特點。4月3日,省疾控中心專家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時向公眾提示:鑒于當前疫情形勢,建議非必要不出省,避免跨省流動,如確需出行,要全程做好防護。
了解防疫政策再出行
確需出行人員,請及時關注官方發布的疫情動態信息,登錄“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小程序,查詢目的地的風險等級,提前了解目的地航班、列車暫停運行信息以及當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
隨身攜帶口罩、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濕巾等防疫物資,以便出行途中及時更換口罩,隨時保持手部衛生。
準備好“健康碼”和“行程碼”,進站前主動出示“兩碼”。無法申請健康碼的老人和兒童等人群,可由家人在“湖北健康碼”中代為申請健康碼,并打印“健康通行憑證”攜帶出行,打印件有效期為7天。
測量體溫,如有發熱(體溫>37.3℃),或咳嗽、乏力、腹瀉等癥狀,及時就醫,暫緩出行。
患有慢性疾病、60歲以上老人,出發前建議聽取專業醫生的健康狀況評價,慢性病發作或罹患其它急性疾病的一定要避免前往疫情發生地。
候車候機、中轉時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務必全程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盡量避免飲食,如確需飲食,建議遠離人群密集處,單獨用餐,用餐結束后及時戴好口罩。
候車時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間隔或錯位而坐;進站時避免擁擠,保持安全距離。
避免用手觸碰公共設施,不用手觸摸口、眼、鼻。
配合鐵路、民航、客運等交通部門健康檢查的要求,如有發熱、干咳等癥狀,及時終止出行。
行程中出現不適癥狀及時報告
全程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特殊時期,建議出行途中避免飲食,如確需飲食,建議到餐車等寬敞區域避開他人單獨用餐。
在出行途中,如果口罩因為出汗,或者呼吸的濕氣,浸濕了口罩,或者口罩有破損,要及時更換口罩。
保持手部清潔,用餐前、如廁后、觸摸口、眼、鼻前或手部不潔時,要及時洗手,或用消毒洗手液清潔雙手。
注意咳嗽禮儀,戴口罩可直接咳嗽或打噴嚏,吐痰時用紙巾包裹丟入垃圾桶。
配合乘務人員做好體溫檢測,如出現發熱、干咳、乏力等癥狀,要及時告知乘務人員,并配合做好防疫措施。
最后,省疾控專家再次提醒,近期,對有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來鄂返鄂人員,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至離開當地滿14天。發生本土疫情、尚未實現動態清零的省(市、自治區)來鄂返鄂人員要求提供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并落實24小時內落地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