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記者 林琳 通訊員 劉姍姍)六旬老人不慎吞下一根魚刺,試圖大口喝醋軟化魚刺,可沒想到魚刺竟穿透食管,距離主動脈僅3毫米,不得不開胸手術;56歲的陳女士魚刺卡喉猛吞米飯,最后切開頸部才取出……連日來,魚刺傷人事件頻發,武漢市中心醫院胸外科專家提醒,吃魚時一定要細嚼慢咽,喝醋、吞飯等“土方法”更危險。
醫生取出的魚刺。通訊員供圖
老人誤吞魚刺猛喝醋 魚刺穿破食管逼近主動脈
家住漢口的張爹爹今年66歲,平時酷愛吃魚。前天中午,他和親戚們一起吃飯,其間邊吃邊聊。正當他津津有味地在吃紅燒鳊魚時,突然感到喉嚨一陣刺痛,似乎是被魚刺卡住了,于是試圖喝醋讓魚刺軟化,可咕咚咕咚喝下小半瓶醋后,不僅沒有效果,感覺胸口像針扎一樣越來越痛,完全不能平躺,于是趕緊來到附近的武漢市中心醫院就診。但喉鏡檢查并沒有發現魚刺的蹤跡,醫生懷疑魚刺已經進入食道。CT檢查結果更是讓人捏了一把汗,魚刺的尖端已經扎穿食道,其中一頭距離心臟主動脈僅3毫米,距離肺動脈和氣管也非常近,魚刺另一端扎到脊柱。由于魚刺扎得很深,位置也很特殊,無法胃鏡取出。“這種情況下,任何輕微外力的刺激,都有可能使魚刺刺穿血管導致大出血,患者隨時可能丟命。”胸外科專家分析。
完善相關檢查后,胸外科副主任醫師趙軻、余俊杰醫生為患者實施了急診開胸手術,術中探查發現食管黏膜腫脹,魚刺兩端已經穿透食管,專家們小心翼翼仔細剝離,在食管外又發現了一根細小的“漏網”魚刺。經過2個小時的緊張手術,順利取出了兩根魚刺,一根長約2.5厘米,另一根長約1.5厘米。
無獨有偶,56歲的陳女士自詡是吃魚高手,但沒想到這次卻栽了跟頭。前幾天,她在家吃晚飯時,一不小心卡了魚刺,當時她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大口吞米飯,本以為魚刺咽下去了。可是幾天后,她感覺吞咽時越來越不舒服,便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就診,做喉鏡并未發現魚刺,進一步食管CT檢查發現魚刺卡在頸胸交界處。耳鼻喉科與胸外科聯合會診,最后胸外科專家為其實施了頸部切開手術,取出了一根長約3厘米的魚刺。
切勿嘗試喝醋、吞飯等土方法 應禁食禁水、及時就醫
該院胸外科主任陳寶鈞介紹,人體食道有三個狹窄處,最常見的魚刺卡喉位于食道第一狹窄處,即食道的起始處咽喉部,如果位置不深,醫生直接借助工具就能取出。但是很多市民魚刺卡喉后,第一反應就是用土方法來急救,比如大口吞飯菜、喝醋等,如果將魚刺推到食道第二狹窄處就十分危險了,因為此處緊鄰主動脈,一旦刺破主動脈就可能造成致命性的大出血,往往需要緊急開胸取魚刺。第三處狹窄處就是食管與胃連接的地方。
大口吞飯、喝醋、吃韭菜等,這些對付魚刺卡喉的土方法,在醫生看來比魚刺本身更要命。因為醋液在喉嚨里只能停留短短幾秒鐘,根本起不到軟化魚刺的作用,大量喝醋反而會造成胃不舒服,有的醋濃度過高,還會有燒傷口腔、咽喉、食道黏膜的危險。大口吞飯菜往往會將尖銳的魚刺推向更深處,情況嚴重者可能會造成食道穿孔、縱隔感染,如果魚刺刺破大血管,導致局部感染、大血管破潰,隨時可能危及生命。
陳寶鈞主任提醒,吃飯時一定要細嚼慢咽,盡量不要說笑聊天,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要特別小心,吃魚時要仔細將魚刺挑出。一旦魚刺卡喉千萬不要在家嘗試喝醋、吞飯等土方法處理。正確方法是立即停止進餐,禁食禁水,減少吞咽動作。如果是兒童,應先安撫讓其不要哭鬧,以免將魚刺吸入氣管或食管,并及時前往醫院就診,以免造成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