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河南人對于舌尖上的體驗有著更高的評判標準,也有著更多的期盼。
4月1日,在南陽市內鄉縣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溫室大棚內的小番茄、彩椒、小黃瓜等長勢喜人,工人們正忙著采摘。“我們探索種養循環模式,圍繞生豬核心產業,帶動飼料加工、休閑農業等相關產業發展壯大,大食物觀已經融入了整個產業園的發展。”該產業園管理中心主任靳立恒告訴記者。
一大早,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城就是車水馬龍的繁忙景象,這里是中部地區最大的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這幾年市場上見到的國外水果越來越多,智利車厘子、泰國榴蓮、非洲牛油果……”萬邦一名水果商戶邊忙活邊跟記者聊起感受。來自萬邦的銷售數據折射了整個市場的消費升級之路:去年,這里的蔬菜水果糧油等農副產品銷售額達到1000億元,其中進口水果的銷售額在200億元左右。
到菜市場走一走,去超市看一看,總有許多未見過的新品種。來自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河南人的食品消費從重量轉向重質。5年間,隨著收入的不斷增加,居民食品消費的品種更加豐富,營養更加全面,膳食結構逐步向營養、科學、健康食品發展。2020年,我省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為4418元,比2015年增加1044元,累計增長31.0%,年均增長5.5%;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肉、禽、水產品、蛋、奶的消費總量分別為75.1公斤和50.8公斤,比2015年分別增長了9.5公斤和15.8公斤。
來自2021年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另一組數據,則說明“十四五”期間我省消費升級潛力巨大。據了解,2021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381.70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11元,比上年增長8.1%。河南人的食品消費渠道更多樣,消費能力更強,未來,不僅要吃得豐富,更要吃得精致。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來自河南的多位代表委員在熱議“大食物觀”時均表示,人們生活消費需求的升級,正是我省農業、食品工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
(記者李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