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會科學院專家華容區調研生態農業。趙小豐 攝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王焱堯 通訊員范先紅)4月6日,記者從鄂州華容區委2022年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獲悉,2021年,該區大力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全力引才、選才,育才。2022年,華容區將繼續實施“人才強區”戰略,為加快將華容區建成現代化濱江臨港產業生態新城,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打破編制“禁錮”,5名干部進鎮領導班子
據悉,近年來,華容區以“新鄂州人”計劃為引領,以抓人才作用發揮、鄉土人才培養為重點,以政治引領、政治吸納為關鍵,加強人才引進和培育,不斷凝聚華容力量。
華容區政企代表團赴武漢紡織大學交流座談。趙小豐 攝
華容區委常委、組織部長盧山介紹,華容區以鄉鎮領導班子換屆為契機,打通事業編制人員選任渠道,打破編制“禁錮”,選拔出了5名政治素質過硬、工作能力較強、群眾基礎較好、愿意扎根基層的人員,進入新一屆鄉鎮領導班子。
此外,華容區還打通實用人才進入渠道,招聘2名社區(村)主職和11名大學生村官為事業編制人員。創新網格化管理機制,落實“一格一員”,全區落實網格員461人,集鎮網格員76人、農村網格員385人,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湖北大學、格力鈦新能源來華容區洽談科技合作。趙小豐 攝
據統計,2021年,華容區共招聘“121人才”2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7名,“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15名,義務教師66名,基層醫療衛生專業人員4名,推薦44名“一村多名大學生”接受了高校脫產培養教育。
聚焦一線選人才,全面加快創新成果轉化
據悉,2021年,華容區新增省級“雙創”戰略團隊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2家、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6家、校企合作企業8家。楓樹線業公司申報研發項目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
省社科院華容區簽訂合作協議。趙小豐 攝
盧山說,該區組織了13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通過11家,組織58家企業申報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52家。完成科技成果技術合同登記84項,完成金額3.94億元。
此外,該區申報的華中數控等省級科技項目4項,麗美包裝等5家入選市級科技項目,共獲上級無償扶持資金439.95萬元,企業研發投入超過3億元。
“尊重人才、關注人才和愛護人才的良好社會環境”。趙小豐 攝
2021年,華容區積極培育鄉土人才隊伍,著力繼承非物質遺產,建成以農技專家高喜林、布貼畫大師李立志、雕花剪紙傳承人夏祖康為代表的鄉土文化人才隊伍。
盧山介紹,華容區全面深化開展“專家聯鄉、聯村”活動,2021年,省、市、區三級共選派65名科技特派員,對口幫扶農業科技人才,全區累計培養高素質農民92人。
華容區每年還設立了200萬元的區級人才開發專項基金、20萬元大學生專項創業資金、20萬元人才開發專項經費;人才公寓正在有序籌備建設之中;自建和扶持一批重點企業建設的公共廉租房1762套。
把人才當“座上賓”,搭建創新創業舞臺
盧山認為,華容區人才工作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比如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不足;人才數量不足、高素質人才短缺、結構布局不盡合理;技能型人才短缺,供需矛盾日漸突出;激勵機制不夠健全,企業難以引進、留住人才。
鄂州市副市長、華容區委書記彭波人才人才會上講話。趙小豐 攝
2022年,華容區將牢固樹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理念,結合打造武鄂同城化發展“加速器”,承接“新基建”“光芯屏端網”發展需求,積極搭建創新、創業舞臺。
盧山介紹,華容區還將建設高水平“雙創”平臺,加快推進湖北通用航空科技創新中心、東湖高新華中數字產業創新基地的建設,鼓勵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培育“單項冠軍”“隱形冠軍”“小巨人”“獨角獸”企業。
此外,華容區聚力實施招才引智工程,構筑創新人才洼地;大力實施“紅色頭雁工程”,積極培育鄉村人才;持續優化創新創業和營商環境,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尊重人才、關注人才和愛護人才的良好社會環境。
鄂州市副市長、華容區委書記彭波說,要從全局出發,改進作風、轉變觀念,把人才當“座上賓”,真心付出、用心服務,為在華容創新、創業的各類人才提供精細、便捷服務,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不斷提高人才工作水平,為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江臨港產業生態新城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