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區二妃山吸引市民前來露營
露營地旁售賣風箏等玩具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黃永進 實習生 董彥希
春風和煦,江城各處園區、景點草坪上出現各式各樣的帳篷,不少人通過露營的方式,開啟“微度假”,在城市周邊享受悠閑愜意的春日時光。
連日來,記者探訪武漢周邊多處露營地,游客們的露營裝備專業、玩法多樣。
新手輕松玩轉露營
近日,一份清單顯示,木蘭草原、園博園、東湖沙灘等武漢20個景區景點可供市民搭帳篷露營。一些景區景點還設有專門的帳篷露營基地和燒烤區,可供市民租用具、買食材,體驗自炊的樂趣。
在東湖景區,初次體驗露營的成先生告訴記者,露營并非像想象中那么麻煩,找一處能提供帳篷、板凳、燒烤架等露營用品的園區,自備烤串、水果和飲品,就能輕裝出發,既領略了自然風光,又享受到自助燒烤的樂趣,“市內露營免去了旅途勞頓,我可以用一整天時間親近自然,享受躺平生活。”
市民吳先生同樣是露營新手。清明假期第一天,他和好友驅車前往黃陂花博匯景區露營。“在草坪上找一處空地,搭帳篷、鋪野餐墊、放上零食和小吃,一眾好友談天說地,享受難得的春光和閑暇時光,別提多開心了!”吳先生說,初次露營前,他做了大量功課,發現僅帳篷樣式就有好多種,折疊桌、折疊椅、營地車等露營裝備更是數不勝數,最終他決定先來一場簡單的露營之旅體驗一下,下次露營前再逐一將這些裝備置辦齊全。
露營帶動戶外經濟
同程旅行發布的數據顯示,露營成為最受年輕人喜歡的游玩方式之一,武漢市已成為全國露營城市前五強。
清明假期,記者在武漢多個景區探訪發現,各類野外、戶外休閑活動為露營周邊產品提供了商機,露營市場的火爆帶動戶外經濟走俏。
4月4日下午,東湖聽濤景區入口處,有游客帶著露營裝備排隊掃碼測溫等待進入。景區草坪上,目之所及盡是各式各樣的帳篷,有屋形帳、蒙古包、隧道帳等。在湖光序曲附近的一處小山坡上,30余頂帳篷保持一定間隔依次排開。山坡樹蔭下,游客們在自己的“專屬營地”里放松、躺平。棋牌游戲是多數成年游客喜愛的娛樂方式,孩子們則在營地里嬉笑打鬧、看書、寫生,享受美妙的午后時光。
江夏區二妃山則是另一番熱鬧景象。5日下午,記者在二妃山綠道附近看到,這里有更為開闊的草坪,吸引了更多市民來此露營,綠道旁的停車位已被游客停滿。
開闊的露營地為游客提供了更多休閑方式,不少人在此騎車、放風箏、遛寵物等。便攜露營墊、折疊桌、折疊椅、營地車等專屬裝備,讓露營更顯儀式感。
放風箏成為露營家庭最愛的娛樂項目之一,不少商販在此擺地攤賣起風箏、泡泡機等玩具。記者發現,網上幾元錢就能買到的風箏,在這里最低售價30元,但仍有不少家長愿意買來給孩子玩。
露營市場的火爆帶動戶外經濟走俏。據了解,要想備齊帳篷、野餐墊、折疊桌、折疊椅、營地車、燒烤架等裝備,可能得花費上千元,這其中還不包括食材和消耗品等。
精致露營地更受喜愛
去年,淘寶聯合社交App“Soul”發布的《2021Z世代露營式社交白皮書》顯示,露營超過密室逃脫、劇本殺成為“95后”最愛。“心中有海,哪里都是馬爾代夫”這句話已在年輕人心里埋下種子。
大眾點評數據顯示,清明假期,“露營”搜索量上漲315%,野餐露營地相關筆記攻略瀏覽量上漲145%。親近自然,自己動手搭建營地,讓人們不用出遠門,也能擁有“生活在別處”的樂趣。
小酒館、露天影院、沙灘、音樂節等元素相結合的精致露營地,是年輕人心目中的網紅打卡點。目前,武漢梁子湖、東湖等景區都有主打精致露營的私人營地,基礎設施齊全,玩法多樣,已是不少年輕人的周末常去之處。
通過露營結識新朋友,也是年輕人中的新社交方式。露營策劃團隊會在各社交平臺上主動發帖,寫明“在哪里”“吃什么”“玩什么”等信息,隨機招募一群露營伙伴。網友則會在評論區主動報名。不相識的年輕人之間,一場“說走就走”的露營局就這樣組建了起來。
露營市場前景廣闊
露營的火熱,讓不少市民拿出在家沉睡已久的裝備,重新研究起露營的新玩法。
陸女士曾在2019年底添置過露營帳篷,時隔三年,她在家找出裝備,重新踏上露營之旅。“之前買這套裝備的時候沒什么機會用上,最近看到這么多人在各個地方露營,我也準備趁著假期湊湊熱鬧。太久沒露營過了,大家的裝備都好齊全,我可能還需要再添置些。”陸女士說。
業內人士透露,現在很多露營場所都可以提供露營裝備,游客們可以輕裝上陣,到場地后直接租用各種裝備,也有可提供食宿的露營場地,裝備、食宿價格會隨著淡旺季有所波動。但還是有不少人愿意備好一套專屬露營裝備,自帶音響、露營燈等小物件,讓露營體驗更加隨心舒適。
《2021~2025年中國戶外露營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戶外露營行業市場規模或將于2026年達到150億元。相關研究者判斷,若按中國有1.5億人規模的常態露營人口來保守計算,每人年均露營花費1000元,市場規模可達每年1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