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孫澤宇
近日,武漢一小區居民在乘電梯下樓時,遇到了電梯從高層直降至底層的異常情況,小區其他業主也紛紛表示,這一單元的電梯頻頻出現問題。對此,小區物業表示,電梯都是正常維修保養,但電梯運行時確實太過敏感,容易出現故障報警。
突發:業主乘電梯時直降底層
4月8日,家住武漢市東西湖區美聯奧林匹克花園四期業主劉女士,向極目新聞打來熱線電話反映,當天早上,小區一棟二單元的一位居民在乘坐電梯時,突遇電梯故障,從高層直降至低層。
劉女士告訴極目新聞記者,當事居民于4月8日早上7時許,在業主群發布消息稱,剛剛,他從位于高層的家中出門,進入電梯轎廂,按下了負一層,準備前往地下車庫取車。當電梯降至18層時,轎廂突然發生了異常的震動,隨即,轎廂內顯示屏上的信息消失,直接下降至負一層。
但在電梯到達負一層后,并沒有開門,而是短暫停留后,又上升到了一層,轎廂門才打開。當事居民只能從一層出來,再走步梯下至地下停車場。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當事居民的身體狀況并無大礙。
這條消息一經發出,業主群里便炸開了鍋。有業主稱,小區其他樓棟的電梯都還比較正常,偏偏一棟二單元的電梯經常出現故障。“現在發生了這么嚴重的情況,大家每天還怎么能夠安心乘坐電梯回家?”
業主:3年間出現36次故障
4月9日,極目新聞記者來到了事發小區。在事發的一棟二單元內,記者看到,此單元有兩部電梯,其中一部標注著“裝修搬家專用電梯”,另一部標注著“客戶專用電梯”。這一單元共有33層樓,只有“裝修搬家專用電梯”才能下至地下停車庫。據悉,該小區于2016年建成交房,目前,單元樓內仍有住戶在進行裝修施工。
記者走訪了這一單元的多位居民,一位大媽表示,自從他們家在2017年搬進來之后,單元樓內的這兩部電梯就時常出現故障,“這兩部電梯,業主們都在經常乘坐。有時候人進去了電梯按不動,有時候兩部電梯交替出現問題,也聽說過有人被關在里面的事情。”
單元樓內的另一位居民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最近一段時間內,電梯越來越頻繁地出現故障,一個星期內能出現個兩三次問題,她自己就有過進入電梯后轎廂不升降的經歷,也看到過電梯長時間懸停在32樓,怎么按都不下來的情況。
在這一樓棟的業主內,有居民發出了一張自己制作的電梯故障清單。記者從清單上看到,從2020年5月21日至今,除開保養、停電、廂門卡物致停運等現象之外,這兩部電梯已發生過36次故障。
“每次電梯出現故障后,物業也都找來工作人員進行維修,但修好后沒過幾天又會出現問題,這讓我們對電梯的質量安全產生了懷疑。”劉女士說。
物業:電梯敏感易觸發保護機制
當天,極目新聞記者來到了事發小區的物業物服中心。物業相關責任人向記者介紹,昨日,事發樓棟的電梯確實出現了這一情況,但電梯并不是從高層墜落到負一層,“當時,電梯主機收到了一個故障代碼,之后便不會再途徑樓層停靠,而是直接返回負一層的基站,這是一種電梯以正常速度下降的保護程序。”
該負責人還表示,他們一直都對小區的電梯按時進行維修、保養和檢測,專業檢測機構對電梯的檢測也都是合格的,但這個品牌的電梯確實對各種運行情況比較敏感,哪怕轎廂門處卡了一張小紙片,都會發出故障信息,觸發電梯保護機制。
“小區所有樓棟的電梯,都是在修建時統一安裝,同一批次的。電梯靈敏容易觸發保護機制,確實會影響到業主的出行,對此,我們也要向電梯維保方咨詢了解。”該負責人透露,4月11日上午,小區物業負責人、業主代表和電梯維保單位負責人將一同開會,收集業主的意見和建議,共同商討小區電梯的優化方案。
隨后,記者撥打了電梯內張貼的維保負責人電話,對方稱,小區的電梯是一家來自瑞士的品牌,其系統算法基于歐洲標準,底層安全保護機制相對固定,調整空間不會很大。